2023-11-01 艺术资讯
中国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新壁画运动先驱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国壁画学会第一副会长、第一任会长,“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共党员侯逸民先生于2023年1月1日18时49分在昌平泰康盐源逝世,享年92岁。
侯一民先生简历
1930年出生,蒙古族,河北省高阳县人。
1942年就读于北京四村中学,师从齐白石弟子陈小溪学习国画。
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师从艾中信、李瑞年、吴作人、徐悲鸿。
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运动。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地下党支部书记。 参加组织抗暴、反南迁,迎接北平解放。
1949年北平解放后,任学生辅导科科长、教师。
1950年冬,作为《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此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54年至1957年在马克西莫夫油画培训班学习。
1958年,担任油画系副主任,创作革命历史画,参与人民币设计工作,开始探索壁画之路。
1976年后发起筹建壁画专业,从事壁画创作和壁画技术研究,历任壁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84年至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一副院长。 还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完成并领导了多项国家级壁画项目。
1987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
1990年退休后,担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的艺术总顾问,参与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曾任吴作人国际艺术基金会主席。
2001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2004年当选为“中国壁画学会”会长,组织全国壁画展。
2013年1月荣获第二届“中国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1946年,北平艺专同学合影。 后排左起第三个人是侯逸民。
1947年,学生侯逸民出演郭沫若编剧的话剧《唐地花》。
1951年,侯逸民在朝鲜战场写生
中央美术学院赴朝鲜前线教师合影,右起:秦岭、林刚、张新让、洪波、胡一川、侯一民
1957年,朱德参观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生作品展。 侯逸民在左边
1960年,侯一民在安源煤矿工作
1973年,他在首钢辅导工人学习绘画。
1976年,侯逸民在株洲机车车辆厂写生
油画《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前合影,左起:李仁才、侯逸民、王光美、邓澍、秦和华、王刚、丁景文
1978年,侯逸民在“五月四十一”造币车间
1980年油画研究班毕业照。左起:前排侯一民、靳尚谊、吴作人、林刚、唐慕莉,后排顾刚、克里姆、孙静波,后排葛鹏能、王垂、张松楠、张明吉、陈丹青
1980年,在第一次全国壁画工作会议上合影。 侯益民(前排左六)
1981年,侯益民体验藏区生活
1986年,邓述、侯逸民研究香港中国旅行社大厦建设方案。
代表作品
绘画
《地下青年工》、《渡过鸭绿江》、《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毛泽东与安源矿工》、《中华六亿国度由舜尧完成》(合作)
壁画
《让百花齐放》(人民日报陶釉)《清水河边》(油画)《丝绸之路》(北京图书馆毛织)《东方文明》(石雕)《肉身长城》(红色)国家博物馆水晶陶浮雕)《抗震歌曲》(四川都江堰陶板素描,此为合作作品)
中国画
《追太阳》(长17米)《古代寓言三十则》
艺术设计
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主场景设计
其他
《打鼓》(雕塑)、《射日》(雕塑)、《世界之书》(雕塑)、《青春之歌》(插图)、《风景名胜》(15万件陶瓷,合作) 。
主要作品
《泡泡集》《泡泡集续集》
《侯逸民,邓述作品集》等。
深深铭记
侯一民先生
侯逸民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德高望重、深受师生爱戴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是学校的老领导、优秀教授。 他的去世是我们学校的巨大损失,我们深感悲痛。
他是人民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每次见到他,他都说为人民创作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光荣传统,要我们发扬光大。 他的作品始终表现人民、服务人民。 他教导学生要扎根于生活,从人民的斗争中汲取营养。
革命艺术家、教育家,中共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北平艺术学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 他经常讲述当时组织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并参与组织为新中国留下一批艺术家的故事。 他的家是我们学校党校的教室。 他给党校学生上的第一堂党课总是从让学生朗读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 他结合自己的创作讲述了年轻艺术家的成长之路。
他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杰出领导者和组织者。 我到学校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但每次我去看望他或者他来学校参加活动时,我总是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 他还关心和谈论自己是否注重基本功,基本功的训练是否严格,深入生活的艺术实践如何进行,面向时代的现实主义创作是否有好的作品。
每次与他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他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博大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深深缅怀他,那就是我们一定要继承侯逸民先生留下的光荣传统,办好他热爱并奉献一生的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他的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事业。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毕生热爱、奋斗一生。 向前推进!
侯逸民先生永远活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民的心中。
高虹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深切哀悼侯一民先生
为党和国家的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作出杰出贡献的侯逸民先生不幸去世,令人十分悲痛。 我谨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向敬爱的侯逸民先生表示沉痛的哀悼!
侯逸民先生青年时期参加革命,致力于艺术。 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学习。 在校期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反抗黑暗统治的革命文艺活动。 他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特殊贡献的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 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优秀党员艺术家。 新中国以来,他一生致力于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的发展。 他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巨大损失。
侯逸民先生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深入生活、反映现实。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青年地下工人》、《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渡过鸭绿江》等油画影响很大,成为现实主义艺术经典。 参与人民币美术设计,创作了大量漫画。 改革开放后,重点转向壁画和公共艺术,创作了大量精美的壁画作品,推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成立,主持中国壁画学会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 这是新时代、跨世纪中国的基调。 壁画复兴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在油画、写生、壁画、国画、漫画、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体现了他正气创新、与时俱进、开拓探索的艺术精神,受到同行们的由衷尊重和爱戴。艺术世界。
侯逸民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老领导。 他很全面,经验丰富。 长期致力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工作。 他坚持以德育人,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直到晚年,他仍然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成长。 他一生都是教书育人的优秀典范。
先生的风范山高水长。 悲痛无穷,无边无际。 我们要学习侯逸民先生的高尚风范,深入学习他的艺术成就,继承他的遗志,弘扬他的艺术精神,为推动新时代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侯逸民先生永垂不朽!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22 年 1 月 2 日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朱迪,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马凤辉协会对侯逸民先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侯逸民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侯一民先生工作照
2011年秋季,侯一民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秋季党校培训班给学生讲授党
2011年秋季,侯益民老师在演播室与秋季党校培训班学员进行交流
2016年3月29日,侯益民先生参加“创新创业之路——罗工六百年诞辰展”开幕式
2018年侯一民先生参观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
2019年5月2日,“同思长寿——纪念刘老寿暨作品联展”展览现场
2019年5月26日,校级党校学生参观侯一民先生工作室
侯一民先生的代表作品
绘画
油画《青年地下工作者》1957年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1959-1961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细节
《山西童家梁矿井长办公桌》,油画,1962年
油画《大同矿工》1962
油画《毛主席和安源矿工》侯一民1962-1975
《六亿神州顺耀》侯逸民、邓树,1964年
《老莫林小提琴手塞拉希》油画 1960
油画《湖南老农民》1975年
油画《侗族姑娘》1980
油画《苗族姑娘刘冬梅》1978年
油画《西藏姑娘》1981
油画《西藏姑娘》1981
壁画
《百花齐放》侯逸民、邓树壁画高温陶盘花釉1979年人民日报礼堂
《肉身长城》陶瓷壁雕 1983-1989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丝绸之路上的爱情》毛织壁画侯一民、邓树、侯珊瑚,1981年,北京图书馆贵宾厅
《颂中华》毛织壁画侯一民、邓树、侯善虎,1991年,深圳华侨城华夏艺术中心
《清水河边》油画壁画侯一民、邓树,1984年
《清水河畔》油画壁画(部分)
《东方文明》红砂岩浮雕墙(局部)侯一民、李林卓1990深圳世界之窗
艺术设计
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人物素描手稿
人民币样本
其他
侯逸民抗美援朝战场速写
侯逸民《渡鸭绿江》布面油画,1955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后羿射日》铜雕侯逸民,1989年,深圳华侨城
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微缩景区总策划:侯逸民 角色设计:邓树 造型:侯逸民、周德发
中国画
壁画系提供的传记及作品信息
下一篇:唐居是北京最有温度的私人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