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艺术展览
参观艺术展览的人受到各种艺术的影响,艺术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的。 那么参观艺术展览后,你有什么体会? 下面是一些关于艺术展览体验心得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1
能够参观真正的艺博会,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 展览期间,我观看了五所高校的展览作品,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和风格。 让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设计的力量有多大。 有些人在设计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做出的作品是如此的普通和脆弱。 看到以设计着称的江南大学,学生作品都是。 让我对设计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
因为设计是一种直觉思维,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需求。 设计师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时尚和自己的作品,而应该追求时代设计的“梦想”。
我在这次展览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作为设计师,你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观察身边的一切。 因为很多精髓的作品都来自于生活。 如果一个设计师能够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溶入到他的作品中,那么他的设计作品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 设计就是这样,只要你的设计作品能够被大众认可,被时代需求所接受。 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师,所以现在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
看完这个展览,我对平面设计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对于我来说,平面设计是容易还是困难,就看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这个词了。 向上。 对于有美术背景的人来说其实很简单,但是没有美术背景的人呢? 但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别人不敢想,你想。 别人不敢做的,你做(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别人没有想到的,你已经做到了,那很好。”
当我意识到平面设计这个职业时,我一直认为平面设计是有生命的,纸张是作品的皮肤,印刷是作品的装束,内容是作品的血肉,浏览是作品的足迹珍惜时代。 搁置是停留的损失。 静下心来观看展览中的作品,我能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每一块,每一块都不是在讲述一个好或坏的故事。 精彩演绎,展现美丽与繁华。 庸俗的誓言直白而苍白,充满了霸道和粗鲁。 也有愚笨之人,乱世不绝。 所有这些都是设计的终点。 精彩的作品像人一样充满了自信的魅力,感染着同一颗心的人。
看完这个设计展,我现在对设计的定位是,设计是一种创意,而这种创意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而是来自于突然的灵感。 而这种灵感随时随地都可以出现。 只要把握好这一刻,就没有做不到的创意。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2
20_3月14日下午两点,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0年级学生在孟德辉老师和张博英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张博英美术馆。宋艳萍。 在两位导游的热情带领下,同学们开始了两个小时的参观。 一进门,首先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就是徐州民俗风情铜像。 有热闹的民间娱乐斗鸡场面,有表现婆媳情谊的包子场面,有民间艺人制作泥人的场面。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涵后堂、玉卿堂、磨缘阁等景点。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体验了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 从床具的不同,同学们明显感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南方讲究,北方豪放。 最后,我们参观了美术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文豪堂。 是目前苏北最大的单体馆。 大殿分为净觉室和碧兰观两室。 净觉内陈列着许多文人名流对张伯英先生的赞美之词,碧兰馆内陈列着张伯英先生的书法作品及相关文物。 返程途中,学员们参观了百佛殿,远远看到释迦牟尼坐在殿堂中央。 同学们兴奋地跑了过去,好奇地看着、摸着,有的同学甚至还跪在佛像前真诚地祈愿,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的健康。
张伯英美术馆不仅展示了张伯英的文艺才华,更渗透着他弃官从文的淡泊心态和爱国情怀。 两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下次再来参观。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3
对于一个没有艺术品味的人来说,参观艺术展实在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匆匆瞥一眼一马一马,就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或是假装陶冶情操的自言自语。 但走进刘海粟先生和他的妻子夏一桥的画展,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耳目一新的感觉,大不相同。
从一开始,我就了解了刘海粟夫妇的生活。 首先,我被他们的爱感动了。 我相信年龄不是区别。 22岁的年龄差,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鼓励。 爱情对一个人的事业影响很大,他们之间的爱情为他们的画作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与其说世人造就了刘海粟这样一位成功的画家,夏一翘夫人才是让这成功闪耀的明灯。 通过欣赏,比起刘海粟先生的画,我更喜欢夏以翘夫人的画。 因为颜色鲜艳的画能给人带来更明亮的感觉。
精彩是我对 Mrs. Shayjo 画作的总结。 不沉闷不统一的色彩让人心情舒畅,她的画风从骨子里流露出女性特有的魅力:细腻、婉转、坚韧。 精致:是女性特有的气质,纤细柔美; 柔情:望着画中的景色,仿佛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在和你轻声说话; 坚韧:与温柔并不冲突,那些苍劲的苍松翠柏就是最有力的代表。 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喻神”,到南北朝范震提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都强调形神统一。 “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 夏以巧夫人的画作不仅形神兼备,在色彩搭配上也增添了视觉享受。
清代画家邹以贵在《小山画书》中写道:“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幸,见一草一木,当留心。细细观察,明其所以然,意味深长,自然而生动,任我创作。” 所画之物虽极为复杂,但繁中有简,多中有规律。 从妻子的《牡丹花》到《四季花鸟图》,我反复观察研究自然界,烙印在脑中,熟在胸中,再倒出,肆意挥洒。 为所欲为,不逾矩。”自由的世界。
夏以乔夫人为刘海粟先生的第四任妻子。 他们在刘海粟先生人生最低谷时结了婚。 夏以乔夫人陪伴他走过了人生最痛苦的阶段。 夏以乔夫人一直无怨无悔地支持、理解和关心丈夫。 风流才子刘海粟先生一生爱过多少女人,谁也不知道,他的爱止于何处。 可以肯定的是,拥有夏以桥的刘海粟先生,下半辈子一定会很幸福。 最后,他用大写的“爱”表达了对妻子最大的感谢。 是夏一桥最无私的光芒,照亮了刘海粟先生成功路上最坚固的墙壁!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4
今天上午9:00,我来到了上海城市艺术雕塑艺术中心,和中国小记者的老师同学一起参观了日本新多媒体动画艺术展。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我已经在网上查过了,但我仍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抱着好奇的心态,我走进了展厅。
首先是地球展区。 呈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屏幕,上面是一幅世界地图。 前面是一个巨大的操纵杆,一个同学正在操纵它。 嗯? 这不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GPS吗? 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 据工作人员介绍,只要从不同角度拉动摇杆,就可以从屏幕到达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并显示这个地方到上海的距离。 呵呵,真是高科技啊。 它的作者是木户平川。 平川城户的另一部作品充满了幻想和想象。 他把网上的线条组合起来,产生了漂亮的视觉效果。 这就是“漂流网”。 你说,这么多人上网,有多少人能想到用网络来创作?
然后是东京展区。 在本次展区,展出了四件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主题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大家展示了东京的风情。 同款一共三本,但吸引我的还是另一本。 是小林和彦的《门的幻象》。 “它用电脑对新干线新康形站到东京站的风景进行循环处理,形成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作品,虽然是非现实主义作品,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哦,不对,转身头晕,看不清是什么风景。 远远看去,就像是小时候玩的万花筒! 但我能从车门里面隐约看到外面的世界。 同样,坐新干线的人不计其数,但想到用平凡去创造艺术的,只有他一个。
表演展区是人气最高的,人也很多。 让我们看看那里有什么。
地上有许多圆锥形的物体。 这些是干什么用的? 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它们叫“光影”,可以通过外界的触碰变化出不同的形象。 我蹲下来用笔摸了摸,没有任何反应……这时候,工作人员又过来帮我,用手轻轻摸了摸,哇! 一只蝴蝶飞了出来。 我也试试看。 花、飞机、鸟、蚂蚁……每个圆锥体都产生不同的图像,很有趣。 玩得开心的同时,不得不佩服精湛的技术。
一个轮子一样的东西悬在半空中,下面是两个熟悉的圆柄。 “环形光轴”? 我想知道,这是如何工作的? 亲切的工作人员又来帮助我了。 原来是个游戏,类似于玩飞机,但是人要跟着飞机走,因为它是圆形的。 第一局我输了,没关系,再来一次。 果然,第二回合,一下子就把参谋的飞机给击落了。 这与其他游戏不同,非常有创意。 (我也在无形中锻炼了身体)
普通的两台打字机可能不值一提,但这里有两台很有趣。 它们通过电子激光在一张纸上“打印”出彩色文字,并可以相互传输。 “打字机”旁边的“字符震动”有点乱,几根普通的绳子和一块屏幕。 而当你移动绳索时,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会随着绳索的碰撞变成绚丽的图案,犹如一幅抽象画。 《桌面风暴加强版》同样采用了投影技术。 四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各有各的爱好,在桌面场景中自由活动。 他们可以互相打招呼,也可以坐在花园里的长椅上聊天。 但奇怪的是,我看不到投影仪。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通过每个字符下方的识别系统投射的最新技术,以响应计算机。
右侧展区类似“动漫博览馆”,陈列着许多日本原版漫画书和一个人高的高达模型。 很多漫画都没听说过,只有一部《钢之炼金术师》被大家熟知。 至于左边,漫画那边明显冷清了许多。
哈,不是吗? 左边的展区全是游戏机,大大小小应有尽有。 我也有任天堂出品的iQue,但是今天看到的游戏卡却是闻所未闻。 《Wario Makes Spinners》需要倾斜游戏机和人体才能完成游戏。 我失败了几次,但另一个同学通过了考试。 看来我的平衡还不够好。 因为是日版,所以很多游戏都不知道怎么玩。 只有一部《新超级马里奥兄弟》可以不看文字就玩,而且是最新版,让很多游客爱不释手。
大型游艺机中最受欢迎的是两架格斗机。 不过,我觉得“能量精灵”更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有机器的手柄都和一般超市买的不一样,感觉很新鲜。 播放“音乐射击”时,手柄会根据不同的音乐震动。 感觉就像在那里。
展区尽头的两块超大屏幕播放着优秀的日本动画短片。 卡通人物造型怪异,但非常可爱。 不得不惊叹日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该看的都看了,该“玩”的都“玩”了,差点忘了还有任务。 于是我开始在人群中寻找受访者。 呵呵,在《新超级马里奥兄弟》的区域。 游戏机上,只见一位头发略显花白的老太太正在专心玩游戏。 仔细一看,还别说,还真不错。 当她终于玩得开心时,她告诉我,今天她是来陪她侄子的。 他在家里通常喜欢这些。 他听朋友说这里有个日本媒体动画艺术展。 虽然家在远方,但他还是带着孩子来这里学习了很多东西。 来到这里,我发现这里和外面的游戏厅不一样。 都是高科技! 被问到为什么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游戏,她笑说:“我不想这么快老,侄子我喜欢玩什么,我就跟着玩,看起来更年轻!” 她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打拳”的侄子。 呵呵,他打得很卖力。
一个20多岁的女孩,和大多数人不同,在漫画展区呆了很久。 她说,昨天5:00来的时候,场地已经清空了,很遗憾。 今天来的早,主要是看漫画。 作为一个漫画迷,今天能看到这么多日本原版漫画书,我很开心。 没想到会看到这么多神奇的新技术和最新的游戏。 我特别喜欢“光影”,它有一种明亮的感觉(就像我一样!)。 参观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
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全神贯注地玩着iQue。 他很年轻,很容易沟通。 他说是***妈带他来的。 他非常喜欢游戏,家里有神游。 不过感觉这里的游戏跟外面的不一样。 它们不仅是最新型号,而且还需要大量脑力才能通过关卡。 虽然有一些我无法理解的地方,但我还是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终于,小记者所剩无几了,我就跑去找好心的工作人员。 他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真幸运,他觉得这次展览的东西挺适合青少年看的,比呆在家里对着电脑(就是)好多了。 了解更多日本新技术,大开眼界。 确实,有些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我问他干了7天累不累? 老实说,他回答说,累,当然累,但是很值得! 既可以帮助参观者了解本次艺术展的新作,又可以增长见识。
离开了陈列室。 看看表,呵,比预定的时间多了半个多小时。 其实我也很好玩,不,我很好奇。 前面说过,边玩边想,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专业的东西我不懂,但至少我知道,光靠技术创造这些东西是不够的,主要是要多动脑筋,多创新,不是吗? 而且我还看到了“Assist”,意思是一个人的突破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另外,我很欣赏那个工作人员。
我想我真的很幸运能够在最后一天参观这个展览。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5
近日,我司雏鹰假期团队参观铜陵书画院“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赵学军叔叔创作的水墨画。 这些水墨画有的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表现小桥流水,有的表现田园风光。 参观过程中,赵叔一边讲解绘画方法,一边讲解创作心得,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禁赞叹不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成坎印象》。 近图荷花盛开,小桥拱桥,使人想起“火莲花开,亭出水来”的动人诗句。 远处青山翠绿,画面中央是徽州古民居。 池塘边,一群孩子正在玩耍。 整个画面虽然是通过深浅笔墨来完成的,但是细微的变化却让人觉得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一转身,看到了杨龙培叔叔的书法。 书法字体有工整的楷书、行云流水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 书法陈列中有横联、扇子、斗方等。 走近细看,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样的刚劲有力,仔细一想又是那样的细腻。 好像有叔叔苦练的一幕。 上去闻一闻,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忆书画家叔叔们给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忆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多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展我们的艺术鉴赏视野。 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真写汉字做起。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6
4月20日早上九点,当我冲出车门,跑到关山月美术馆门口时,一大群头戴黄帽子的学生已经聚集在那里。 只见大家在议论纷纷,对接下来的艺术巡演都很感兴趣。
这是一座以中国著名画家、教育家关山月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馆内收藏了他的多幅画作。 我们站在美术馆外,一一报号,很快分成了单数和双数两队。
我们跟着美术老师走进美术馆,画作映入眼帘。 一个戴草帽的人骑着一匹白马在开着紫色小花的绿色草地上,左边是两匹棕色的马,旁边是一只棕黑色的狗。 远处一座座山峰,也在墨绿色柏树的衬托下,若隐若现。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我为什么喜欢它? 因为这幅画里有很多马,而我就是一匹马。 此外,此画多以暖色调为主,生动活泼。 看过之后,人仿佛进入了画中,来到了草原上。
我们来到了另一个展厅,关山月先生的水墨画一幅幅地陈列在画框里,让人流连忘返。
再往里走,是一个用玻璃隔开的房间,里面的桌子上放着关山月先生用过的美术工具。 这些器物每一样都很小巧干净,看不出是放了很久的样子。
走过一个个展厅后,我们坐在台阶上,边喝水边和旁边的同学小声聊天。 王老师和来的家长们进行了短暂的会面后,大家就陆续离开了。
走出美术馆的大门,迎着头顶已经冒出的烈日,一幅幅美丽的画作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7
这几天天气一直很好,没有下雨也没有出太阳。 真是美好的一天,又是出游的好日子。
今天,我去了位于灯市口西四街的中国美术馆。 博物馆是一座五层楼的中国式建筑。 先从一楼的展厅说起。 今天一楼的展览是一件特别的作品——已故画家李瑞年诞辰100周年画展。 我不擅长艺术,所以我只是看着它。 不喜欢李老师的作品,太沉闷了,他的作品似乎缺乏灵动,我是门外汉,也许我这么说有点不尊重,我们4个人都有这种看法,当然我们都是外行。 从他的展厅出来后,又去看了另一件特别的作品——五龙山美术作品展。 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股生机勃勃的气势朝我扑来。 鲜艳的色彩,熟悉的现代生活气息,缓解了刚才压抑的心情。 我觉得这些画家的作品都不错,尤其是那些先锋作品。 我不能说,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楼展厅内,陈列着当今广西北海画家的作品——北部湾风情。 这些北部湾人才的画作非常栩栩如生,但作品比较直白,没有层次感和意境。 一看就很漂亮,很热闹。 之后,你就没有太多印象了。 作品的演唱会,听的时候觉得还可以,弦乐和管子一起唱,很热闹,就是没有音乐记忆点,没法回味。
三楼是澳洲原住民文化展,纯属扯淡,敢用废话糟蹋大国。 孔子门前卖文章,就不提了。
五楼是今天值得一看的重头戏,华彩。 ——吴冠中先生作品展。 吴先生去世后不久,就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全国各个美术馆。 人品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就算我是门外汉,也能看出高手是高手,不是白来的! 吴冠中先生的画和我们在一楼看到的作品明显不是一个档次的。 无论是构图布局、色彩运用还是意境,都无迹可寻。 非常自然舒适。 看着他的作品,我想起一句话:没有风格就是最好的风格。
艺术是相通的。 美术作品中的人物、色彩、线条等艺术意象,在音乐作品中都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作曲家或演奏家应该在他的作品或表演中让人感受到音乐色彩的变化,使一幅幅画面浮现在观众面前,这样你的作品或表演才算成功! 如果没有人知道你是为什么呢,你能说你的音乐是成功的吗?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的心中要有意象感。 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能打动观众呢? 郎朗为什么成功,我认为是他的表演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他能让观众明白他在做什么,能与观众交流,把他们带入音乐中同甘共苦。 郎朗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东西方、音乐家和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人,所以他成功了!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8
近日,我们雏鹰假期团队前往铜陵书画院参观“杨龙培赵学军书画展”,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一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赵学军叔叔创作的水墨画。 这些水墨画有的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表现小桥流水,有的表现田园风光。 参观过程中,赵叔一边讲解绘画方法,一边讲解创作心得,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禁赞叹不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成坎印象》。 近图荷花盛开,小桥拱桥,使人想起“火莲花开,亭出水来”的动人诗句。 远处青山翠绿,画面中央是徽州古民居。 池塘边,一群孩子正在玩耍。 整个画面虽然是通过深浅笔墨来完成的,但是细微的变化却让人觉得整个画面是那么的栩栩如生。 一转身,看到了杨龙培叔叔的书法。 书法字体有工整的楷书、行云流水的草书、行云流水的行书。 书法陈列中有横联、扇子、斗方等。 走近细看,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那样的浑厚有力,仔细一想又是那样的细腻。 好像有叔叔苦练的一幕。 上去闻一闻,一股墨香扑鼻而来。
参观完展览,回想书画家们为我们介绍的学习创作经历,回想叔叔们的书画作品是多么生动逼真,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展我们的艺术鉴赏视野。 我要向他们学习,从认真写汉字做起。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9
4月5日,春暖花开的时节,我还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菏泽博物馆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马硕山师生画展。 ,这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也是一次难得的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 本次画展汇集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作品。 他们的绘画语言和风格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此次展出的巨幅国画无不透出一种静谧之美,回归自然之美。 景物之中,有自然风光,有农家乐,有花鸟。 一进展览,他就给人一种轻松而沉重的感觉。 马硕山教授的画作,运用简洁凝练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现代构图理念,用笔刚健浑厚,青润饱满,墨韵平和,浑厚敦厚,欲露亦藏. 以文静淡雅的品格,传递出浓郁纯洁的文化气息,充满古朴情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九三学社的杨文斌的画。 展出的十多幅作品气势磅礴,色彩斑斓,无论是风格还是意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一件作品能否引起观者的注意,除了与画家的绘画艺术水平有关外,还与观者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体验密不可分。 观者的感受和艺术家的目的可以不同,仁智的观点可以相辅相成; 两者若能一致,正应了一句古话:“知心处,不必远方”。
总之,非常感谢博物馆和九三社给我这么好的机会,让我能够体验这么精彩的艺术展。 也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加入进来,体验不一样的乐趣,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艺术的魅力。
艺术展览参观体验体验范文10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什么画都懂,尤其是中国山水画。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幅作品:长流云,幽雅中有深邃;峰峦巍峨,隐于茫茫; The meticulous painting, the old and spicy brushwork, the smooth ink and wash, and the magnificent scenery really make me yearn for it, and I firmly remember this painter named "Laizhigang". I learned that Mr. Lai will hold an exhibition in Shenzhen, and I immediately went from Xi'an to Shenzhen Art Museum to watch the "Lai Zhi Gang Ink Art Exhibition".
A series of ink and wash landscape paintings turned the exhibition hall into a pure world of black and white, and instantly made people understand what Zhuangzi said, "there is great beauty in the world without saying it." Appreciate these works carefully, such as the vast ancient pines on the cliffs, the leisurely wild trails in the mountain villages, or the simple charm of the ancient towns. The majestic beauty of the peaks is exciting, the distance of the clouds and fog makes you imagine, even an ancient tree with horizontal branches shows extraordinary charm. Although it is a Chinese ink pain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ense, quality sense and sense of space of the natural scenery are all handled perfectly, which is an extraordinary skill of the painter. The styling amazes me. Walking out of the front hall and turning into the middle hall, I was shocked by a painting of "Gap Road" on the front wall and a painting of "Art Dao" on the side. Wandering in front of the giant scroll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you can feel the surging sea of clouds, the rush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sound of singing. There are also pear blossoms in the village, living beings on earth. The wonder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described by the painter are like a vigorous and exciting symphony, with ups and downs, which makes people intoxicated. As if on a journey, in the beautiful nature, it is exactly what the ancients commented on paintings, "The realm in the painting can be lived and traveled"! I think this should be the second extraordinary ability of the painter to support the steel, that is, to create the environment . I have seen quite a few pictures with style and context, but not many that move people. I think the real moving part of Lai Zhigang's paintings is "sentence". 什么是爱? Love is the expression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landscap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described by painters, as if mountains and rivers also have joy, anger, sorrow and joy. For example, his work "Rising" is a kind of cry, a kind of passion; while in "Trickling Spring", it is a kind of comfort and joy. This kind of emotion contained in the ink and wash is the real soul of the work. I think this is the most difficult height for a painter to reach - creating emo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que in Laizhigang's works is Jimo, whic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technique that can be traced back to Guo Xi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n Gong Xia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n Huang Binhong discovered this technique, and Li Keran promoted it to develop. Lai Zhigang is the second-generation heir of Master Li Keran. He not only absorbs nutrients from his master's inherited techniques, but also innovates with his own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application has reached the point of proficiency.
Freezing three feet is not a day's cold. Mr. Lai Zhigang began to learn painting at the age of 12, and practiced with a teacher day after day. Behind each of his works is unimaginable hard work. The "Art Dao" we saw took more than eight months to complete. One strand at a time, one stroke at a time, the ink dried and accumulated, and after dozens of times It was only then that he finally achieved this thunderous power, overwhelming momentum. Appreciating the works carefully, you can feel that their strength penetrates the back of the paper, thousands of strokes, and the strokes are not perfunctory, slack, or frivolous. I think of a sentence that Mr. Zhi Gang said on different occasions: "There is no need to be lazy in making ink. When others are traveling, I am painting; when others are eating, I am painting; when others are sleeping, I am still painting; I am In my dream, I was still thinking about how to paint tomorrow's painting." God rewards hard work, and Lai Zhigang has finally achieved what he is today, becom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ainters wh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ink art culture.
People are like their paintings, and paintings are like their people. I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is accumulation of ink is a kind of kung fu at first glance, but it is actually a spirit of perseverance and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it is this spirit that has made him successful.
Art Exhibition Visiting Experience Sample Essay Related Articles:
★ 5 sample essays on experience in art museums
★ 5 sample essays on experience in art museums
★ 5 sample essays on experience in art museums
★ Experience after visiting the art museum
★ Impressions after visiting the art exhibition
★ Classic sample essay on impressions after visiting an art gallery
★ 5 articles on art museum travel experiences
★ Experience of visiting the art exhibition hall
★ Sample essay about visiting the exhibition
★ Selected 5 articles of 600 words from museum visit experiences
上一篇:香奈儿移动艺术展厅
下一篇:缓存在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