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聚焦重庆养老丨人才缺口巨大 如何吸引年轻人加

2023-12-16 艺术教育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何实现养老、医疗、职业、教育、享受,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享受幸福晚年,事关人民福祉。

 

  为全面展示重庆养老及产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访养老机构、街道社区、主管部门,推出《聚焦重庆养老》系列报道”,聚焦老年产业、人才保障、医疗保障。 围绕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等实际问题,凝聚全民智慧和心血,建言献策,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老年人的需求更加精细化、个性化,当前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一线养老服务人员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日托护理、医疗康复、人文关怀等。

  员工年龄大、工资低、人员流失严重、专业人才缺口明显、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这些现实困难制约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随着养老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了解,我市养老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养老护理人员紧缺。 最多约15,000人。

  重庆做了哪些尝试和探索,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学生在青港养老中心实习。受访者提供

  好消息 -

  重庆越来越多高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

  据了解,养老人才分为复合型人才和单技能型人才。 这两类人才都需要一定的系统培训,以适应日益提高的养老服务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养老服务业。 不少高校开设了与老年人相关的专业,培养了大量新人才到基层养老岗位工作,招工难问题得到缓解。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医疗技术与健康管理系教师何希珍也清晰地感受到,近年来,报考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她告诉记者,该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2020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匹配率为86%。 每年实习季前,不少单位都提前预约,正在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 。 该专业的入学率也在逐年上升。

  在何熙珍看来,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整体认识正在发生变化。 大家都意识到养老产业的前景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专业人才。 “毕业后,我们的学生在养老院很受欢迎,很多毕业生都在养老院担任高级管理和培训人员。”她说。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通过实行分开招生、加大招生计划、降低录取分数线等方式,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目前,重庆市有27所中专、专科、本科院校和联合办学学校开设护理专业(医学护理),8所大专院校开设护理专业,3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等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约17000人。

   2017年以来,重庆新增养老人员2369人,其中老年护理人员1567人,平均每年新增近600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华龙网摄-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石涛

  新问题——

  企业纷纷反映“留不住”养老人才。

  毫无疑问,养老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人才进来了却留不住。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人才培养机制日益完善,但行业人才缺口仍然巨大。

   “行业就像一个水库,一方面要进水,另一方面又要出水,才能保证池里有活水。但如果出来的水太多,池子就会干涸。”迟早。”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在专业人才领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是经过高校培训后扎根基层的专业护理人员。 另一种是经过大专院校培训后,由行业培养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这两类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高。 留不住人才是很多养老企业的“痛点”。

  作为国内第一所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培训的学校,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医疗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军通过多年观察统计发现,养老行业的留存率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比例在50%到70%之间。 3 年内行业留存率约为50%。

   “朝阳产业”为何留不住人才?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彩华分析,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学生无法树立安全意识。职业认同感差,毕业后对提供养老服务没有认同感。 自然流入其他行业; 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大多从护理人员岗位做起,社会地位低,工作强度大,导致年轻人工作意愿不高; 低薪和专业现代化的年轻团队需要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薪资待遇。 张彩华透露,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提供的薪资待遇与毕业生期望的“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普遍存在“发展天花板”,晋升空间有限。 “此外,目前养老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刚刚起步,大多数年轻人因晋升路径不明朗而转行。” 张彩华说道。

  新举措——

  开展专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缓解上述问题,重庆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建立健全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 探索建立养老人才激励机制,不断优化职业发展环境,旨在让养老人才“留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重庆市民政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了老年护理员、老年能力评估员等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认定试点工作。完善老年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 一些区县结合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试点在职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护理人员工资福利挂钩。

  记者从重庆民政局获悉,未来,我们将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

  重庆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老年护理人才培训。 到2025年底,培训培训养老护理人员10万人以上。 培养和引进国内外养老服务行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级职称以上人才。 到2025年,每年培训引进养老管理人员500人,每年培训引进养老管理院长100人。

  来源丨重庆市民政局

  投稿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