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2021年的关键词如何预示艺术行业的未来

2024-01-23 艺术教育

2021年已经结束了。 回望2021年,依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但与2020年我们所遭受的一系列恐慌和焦虑相比,2021年我们似乎能够以常态更加从容地应对疫情。 如果用关键词来回顾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航天”、“奥运会”、“双减”、“抗洪”……成为一系列主题的焦点。 同样,艺术领域也迎来了许多新特点。 这些新现象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盘点了2021年艺术领域的10个关键词,一起来看看2021年给我们带来的特别启示。

打开

与去年反复提及的“关闭”、“延期”不同,不少艺术机构经过多年的筹备或改造,将在2021年全新亮相:3月,广东顺德和美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推出安藤忠雄首个艺术展以大型个展为主旨,深受友人喜爱; 5月,UCCA Edge宣布“激浪之城:世纪之交的艺术与上海”展览在上海正式完成。 随着OCAT的展览,UCCA Edge、没顶画廊等艺术机构陆续入驻,曲阜路一带正在成为上海新的艺术基地; 7月,浦东美术馆向公众开放,开幕展汇聚了国际顶尖艺术机构、泰特美术馆、米罗基金会、艺术家蔡国强等。 重磅合作展览,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世界顶级艺术盛宴;

1

浦东美术馆

2

香港M+

3

黄屏《闪光练习》,2021年,特定场地装置,受UCCA Edge委托

10月中旬,经过近两年的改造改造,上海外滩美术馆以全新的公众体验重新定义了后疫情时代的美术馆; 10月底,修缮一新的德基美术馆以全新面貌隆重登场; 同样在10月,毗邻故宫东华门和普渡寺的南池子艺术博物馆,经过几年的仿古建设和六个月的试运营,正式开馆; 11月,历经近十年建设后,位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亚洲首个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M+终于揭幕,用多重线索谱写亚洲视觉文化叙事……

4

上海外滩美术馆重新开馆后的首个展览“约翰·阿姆雷德:再次,再次”

艺术机构是推动艺术价值确立的重要引擎。 这些艺术机构的不断涌现和重新开放也让我们看到了后疫情时代艺术机构的生命力。

超现代的

数据显示,高净值千禧一代无疑是增长最快的收藏群体,而在高端艺术品市场,无论是购买力还是购买量都释放出强大的活力。 为了吸引新的收藏家,近两年市场逐渐发展出“超当代艺术”的概念。 所谓“超当代艺术”,专指1974年以后出生的艺术家的创作。与战后市场相对稳定、作品存量有限的上一代艺术家相比,“超当代”艺术家不仅处于活跃的创意时期,而且市场也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自 2019 年以来,拍卖中的“超当代”艺术品市场增长了一倍多,是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艺术市场领域。

1

黄宇兴《七宝松图》

成交价格:6,483万港元

艺术家拍卖纪录

2021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

1

六角绫子《无题 ARP 07-013》

成交价:630万港元

艺人交易记录

2021年富艺斯与保利联合秋季拍卖会“Ultra/Neo”主题拍卖会

2021年可以说是“超当代”流行的一年。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批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艺术家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引领艺术市场有趣的转变。

1

阿德里安·格尼

“查尔斯·达尔文 75 岁”

成交价格:5785万港元

2021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

1

乔纳斯·伍德《带格栅的黄色静物》

成交价格:3625万港元

2021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

设计

近年来,设计展览、展览在中国空前活跃。 “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中国北京”、“设计上海”、“上海国际收藏设计展”等专业设计展会不仅吸引了大批设计爱好者的关注,也让设计市场具有收藏价值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1

首届深圳设计艺术博览会现场

艺术商业不仅注重文化艺术对人们精神的引导,更注重它给人们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 2021年初,艺术商业拜访了元美术馆创始人宋涛,听他讲述中国原创设计的成长历程; 这一年,我们同时关注了很多设计展,其中上海和深圳是绝对的两个城市。 聚焦:9月,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宣布与“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运营团队合作,以“北京当代@设计深圳”为理念,将当代艺术注入设计深圳;

9月底,ART021团队主办的首届DnASHENZHEN设计艺术博览会在深圳开幕,以设计为主; 11月,全球知名设计展Design Miami/Podium在上海首次亚洲亮相,试图唤起中国设计语境下的收藏; 同样在11月,西岸设计暨艺术博览会扩大了设计单元,囊括了成立以来最强的设计展商阵容……

1

第八届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设计单元

1

第八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设计单位元美术馆展位

1

迈阿密设计/上海平台

如果说在过去,设计只是在艺术展览中起到配角的作用,那么今年绝对是设计全方位爆发的一年。

疯狂消费

2021年,河南遭遇暴雨,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 救灾期间,鸿星尔克、百象、贵人鸟等众多国产品牌因低调公益而走红。 随后,大量网友闯入直播间“扫货”,让“疯狂消费”一词登上热搜。 表面上看,国货的火爆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背后也体现了当下消费群体,特别是以Z.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品味的变化。

1

赵赵与生活美学品牌HARMAY合作展览“黑光”

从主观原因看,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国家盛世时代,其民族认同感远高于其他群体; 从客观原因来看,“疆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酵也为国产品牌提供了成长的空间。 艺术商业一直关注本土文化品牌的创造力,以及文化艺术对品牌的赋能。 今年,品牌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活力和力量。

1

社区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严重冲击。 加之疫情催化,实体屏障进一步加剧。 在这样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显得更加珍贵。 生活不仅需要远大的梦想和诗意的距离,更需要真正的陪伴和支持。 正是那些温柔的时刻,才是我们克服困难的重要支撑。 2021年,艺术商业通过一系列文章聚焦于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聚焦社区、邻里,更多关注如何重建失去的“附近”。

1

探戈《每日风景》,位于上海新华社区的艺术品

斩断青春

在这个遍地沟壑的时代,经验不断被抛在一边,每一年都是新的时代,有很大的欢乐,也有很大的虚无。 没有什么能抵挡虚无。 只有创造,只有另一种方式。

一维生存已经太惨淡了。 有抱负的年轻人致力于创造更多维度的斜线(出门打个斜线太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让意义在斜线上生根发芽,让自己的存在充实和谐。 膨胀起来,斩杀青年焦躁不安的灵魂就要呼吸了。

1

NFT

2021年艺术界的第一条爆炸性新闻是从一场拍卖开始的。 3月11日,NFT数字艺术品《Everydays:最初的5000天》以6935万美元成交,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自拍卖火爆以来,各大拍卖行纷纷推出NFT数字艺术品和专场拍卖,与NFT交易相关的平台也随之涌现。 在很多人看来,NFT已经彻底破圈,正在逐渐颠覆整个数字艺术世界。

1

Beeple《日常:前5000天》

成交价格:69,346,250美元(约4.5亿元人民币)

纽约佳士得拍卖行 2021 年 3 月 11 日

1

Larva Labs(EST. 2005)“CryptoPunks:2, 532, 58, 30, 635, 602, 768, 603,757”

2017年6月23日选角价格:16,962,500美元 Christie's New York May 2021

NFT的流行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艺术和社会机制的讨论。 艺术界借此机会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讨论:如果说NFT是对艺术的一种颠覆,那么它颠覆的是艺术还是生产关系? 在收藏领域,NFT如何帮助数字艺术家解决作品的版权问题? NFT目前改变的是市场层面,那么市场的运行会影响艺术创作的动机和方式吗? NFT技术能否构建一个透明有序的乌托邦? 在数字幻象中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认同? 人体的“现在”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数字化的“未来”?

2021年度关键词 如何预示艺术行业的未来?

XCOPY《NGMI》

演员表 2021 年 5 月 28 日

交易价格:378,000美元

纽约苏富比 2021 年 6 月

有人积极拥抱新事物,有人则对这种新现象表示担忧和质疑,但无论态度如何,都不能否认数字世界正在塑造人类的未来。

元宇宙

当很多人还没有弄清楚NFT是什么时,元宇宙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个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虚拟世界被翻译为“超元域”、“元宇宙”。 随着NFT的强势崛起,相关项目迅速涌现,元界作为NFT的展示和应用场景,成为了下一个技术和资本同时追逐的热点。

1

斯皮尔伯格电影《头号玩家》海报

2021年10月,Facebook宣布将于2022年向元宇宙投资1000亿美元,并更名为Meta,将人们对元宇宙的关注推向狂热。 甚至一些看似与“元宇宙”无关的行业也开始谈论它的存在,因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预期。

1

2021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元宇宙”元年。 这或许是这穷年里难得的想象。 随着资金的注入,将会有更多的用户、玩家、创作者参与进来。 他们将创造出怎样的新大陆,这个全新的数字世界会给人类带来希望还是混乱,我们拭目以待。

编号“以上”

未来的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 疫情发生以来,基于数字技术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抵御经济下行带来的风险。 如何抓住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也成为各大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1

第七届万向区块链全球峰会现场

尽管数字化转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现实便利,但数字世界的人文建设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 在需要人文建设的数字世界中,寻找长期价值尤为重要。 带着这个目标,艺术商业建立了“数字之上的创新实验室”。 我们希望链接文化艺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内容创作者,挖掘具有长期价值和可持续性的数字人文内容。

形势变化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度成为焦点。 回顾当下,COVID-19疫情何时结束仍是未知数,世界局势日趋扑朔迷离。 今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都发生了很多新变化。

文化艺术行业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艺术领域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会给艺术带来哪些变化? 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新的业态将如何衍生? 新技术如何帮助艺术创作突破自身界限? 数字世界如何颠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