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乔姆斯基理论的五个阶段

2024-01-29 艺术教育

选自《西方语言学流派》和《认知语言学概论》

乔姆斯基,1928年出生于美国费城,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研究所教授、名誉教授。 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最初由伦纳德·布鲁姆菲尔德创立。 诺姆·乔姆斯基继承了布卢姆菲尔德的分配主义分析方法,提出了生成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思考语言就是思考人类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年仅二十多岁的乔姆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生成语法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的革命性变革。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是一种规则系统,只能生成某种语言的符合语法的句子。 生成语法的理论就是要找到这种语言模式。 不管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目前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语法理论。 任何不想落后于语言学发展的语言学家都不敢忽视乔姆斯基的理论成就。

老乔的基本观点

老乔的基本观点

乔姆斯基坚持认为,语言功能是心智/大脑所固有的,对语言的研究就是对心智的研究,最终是在抽象层面上对大脑结构的研究。 因此,生成语法从学科归属上属于“认知心理学”,最终属于人类生物学。 它实际上应该被称为生物语言学。 这是生成语法与任何其他传统语言研究之间的根本区别。

人们认为,研究语言能力就是建立反映语言能力的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不是说话过程的模型,而是语言能力的模型。 它是对语言能力的形式化描述,并使用一组公式来表达其内容。 生成语法不以具体语言的描述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阐明人类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人类的本质属性。

生成语言理论

生成语言理论

生成语言学的思想最早萌芽于乔姆斯基1949年发表的本科论文《现代希伯来语的形态音素》。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在过去三十年里经过多次修订,至今仍在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成语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1965年,称为第一个语言模型时期; 1965年至1970年为标准理论时期。 1970年后,生成语法进入扩展标准理论时期。 国内教科书一般将1957年后乔姆斯基的理论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概念语言美术_语言的概念_概念语言学

*来源:《认知语言学导论》

第一阶段:“第一语言模型”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生成变换规则)体现在《句法结构》一书中。 乔姆斯基此时对语法的定义是:“语法是一种能够生成并且只能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语法序列的工具。” 此外,乔姆斯基还提出“语法是自主的、独立于意义的”。

乔姆斯基提出,改造生成语法规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1. 生成式:通过这些规则,可以自动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

2. 简单性:将所有可以简化的规则进行简化,用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

3.明确:不允许有歧义或歧义

4. 正式:尽量避免用文字描述规则,用公式代替描述。

5. 详尽:规则应尽量概括所有语言现象

6. 递归:规则必须可重用,以生成无限的句子。

乔姆斯基提出了三种语法:

有限状态语法:就像一台具有特定状态的机器。 它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经历了不同的状态,并生成了一个句子。 它生成的所有句子构成一种语言,称为有限状态语言。

短语结构语法:每个短语结构规则都是一个扩展规则。

转换语法(第一个语言模型是转换语法)

第一语言模型时期的理论和语法规则还不完善,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乔姆斯基进行了改进,进入了他的标准理论时期。

第二阶段:“标准论”时期

这一时期提出的理论主要是为了弥补第一阶段生成和转化规则限制的不足。

变换规则的威力太大,可以随意变换,所以乔姆斯基决定对其进行修改。 并接受了美国语言学家凯茨的观点——转换不允许改变原句的含义,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是句子的抽象表示,是决定如何解释句子的结构组织的底层平面。 表层结构是句法表达的最后阶段,为语音规则提供输入,最接近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容。 深层结构决定意义,表面结构决定声音。

标准理论时期的代表作是《句法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乔姆斯基在其中提出生成语法应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语法部分:(基础部分)重写规则和字典

重写规则生成句子的深层结构,转换规则将深层结构变成表层结构。

2.音素部分:从语音上解释表面结构

3.语义部分:语义上解释深层结构

第三阶段:“扩展标准论”时期

这一时期的理论延续了第二阶段的指导思想,分析各成分的句法特征并以此来限定转换规则,因此也被称为词汇化时期。 1971年《深层结构、表层结构与语义解释》的出版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1977年出版的《形式与解释文集》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做了一些修正。

与之前的理论相比,1971年的主要变化是强调表面结构在语义解释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都被放在了表面上。

同时,乔姆斯基还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普遍语法视为关于语言机制的理论。 语言机制是人类的普遍特征,由基因决定,是人类思维的一部分。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生成语言学家开始寻找语言机制中储存的普遍语法规则,这直接推动了后两个阶段的到来。

第四阶段:“管辖与约束”时期

约束理论是第一个基于原理和参数框架的理论

。 根据普遍语法理论,语言机制中存储着有限数量的原则和参数。 这一原则对于所有语言都是通用的,例如,所有句子都有主语,尽管有时主语并不直接表达。 参数反映了语言差异,例如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顺序。 语言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参数值不同造成的。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并部分推翻了以往的理论,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阶段:“最低计划”时期

极简计划的目的是全面纠正之前理论的缺陷,例如参数太多以及一些原则无法纳入普遍语法。 该方案的核心假设是极简假设——语言表达是界面条件的最优实现,而“优选性”则由普遍语法的经济原理决定。

这里的接口是指普遍语法与实际语言——音韵学和逻辑学之间的联系水平。 经济学原理可以理解为“节省劳力原理”,即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力求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 具体就语言而言,就是指用最少的步骤生成满足语言需要的表达式,这也是“最优”的含义。

很多时候,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不是具体的句法理论,而是改造句法理论(尤其是管辖权和约束理论)的纲领性思想。 它没有理论偏见,是一种追求理论优雅和完美的极简主义。 这是对前人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式探索。

以上是乔姆斯基理论发展的五个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生成语言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乔姆斯基的理论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成语言学的理论。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乔姆斯基的核心假设:

1. 语言是一个自治系统。

2.语法是嵌入在语言机制中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生成语言的原理和规则。

3、语言机制是人类特有的认知机制,由基因决定,是人脑的独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