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艺术教育
6月8日下午2点,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走进中国书法”系列学术讲座第七场在图书馆南楼艺术鉴赏厅举行。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康美应邀作题为“书法艺术的本体与美学:从第一届士人的书法思想说起”的讲座20世纪的下半叶”致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齐晓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白蕊等数十位嘉宾、老师校内外学生、书法爱好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 讲座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朱帅主持。
胡康美主讲
胡康美以民国时期书法家陈功哲和哲学家陈康对书法的理解为切入点,带领观众打开书法本体探究与审美之门,提出三个本体论思考书法艺术的审美主题:书法艺术的本质探究与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型; 书法本体的定位与身份判断; 比较阐释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 他引用了20世纪上半叶文人相关的古代书法理论和书法美学思想,阐明了书法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路径。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 胡康美通过分析近代学者郑振铎、冯友兰、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等人关于“书法是艺术吗?”的学术讨论,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 内涵和文化价值决定了书法的艺术身份和社会地位。
讲座现场
胡康美在讲座中引用了王僧谦的“书法妙道,神为先,形质次之”和张怀官的“深谙书法者,只见神,不见神”。字的形状”,认为在现代转型中,书法延续了传统的神彩理论,书写的内容对于欣赏中国书法并不重要。 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了解书法的意义和价值。 胡康美导览了《季九章》、米芾《临沂使帖》、王铎《临王细枝小院子帖》、怀素《自述帖》等各具特色的经典草书作品。康美列举了近代文人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深刻阐释了书法艺术的“美”,如宗白华的“书法可以取代建筑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梁启超的“书法四大美”、即“线之光之美,光之美,力之美和个性的表达”,林语堂的“书法为国人提供了基本的审美”,王国维、邓一哲、张银林等学者认为书法是艺术。 胡康美也对“比较阐释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思想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书写。 他认为书法艺术包括三个因素:书法的材料——汉字、书法的表现内容和书法的表现方法。 同时,在欣赏现代艺术家的书法作品中,他向观众展示了现代书法艺术的风格演变和发展。 胡康美总结了陆复生等学者对书法艺术的看法,认为这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探讨,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朱帅在讲座的最后总结中指出,胡康美是我国学者型书法家,也是书法型学者。 是开创性的。 今天的演讲也表现出对书法本体论的高度重视,不是从理论到纸上谈兵,而是与创作实践密切相关。 这种艺术本体论的理论研究,是当前书法艺术理论界所缺乏的。 讲座指出,书法美学是一个非常专业和严肃的领域。 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叫书法。 书法学现已被国家学科目录授予一级学科同等学术地位。 本次讲座也让我们看到了书法职业的规范与坚守。
讲座结束后,胡康美与部分听众合影留念
演讲者简介:
胡康美,男,湖北襄阳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青年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草书展评委。 出版书法理论著作、中国书法作文研究、书法形体学习胡康美教学文献、当代中国书法艺术探讨、胡康美书法研讨、胡康美书法课研讨、荣宝斋书法篆刻讲座——草书,主编《中国书法教育简史》、《空间与感悟》、《享批评·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家个案研究集》七册;书法作品集《走进野草·胡康美书法展作品集·情与形·胡康美书法集,中国当代书法家胡康美,胡康美诗书画集,胡康美书法作品,当代书法家胡康美卷; “等待。
讲座视频回放:
在校园网IP范围内,点击讲座链接(""content&c=index&a=show&catid=33&id=8948)即可观看。
如果你在校外,可以通过连接VPN访问校园网观看。 VPN接入指南请参考网址()。
下一篇:自考本科需要考哪几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