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 艺术资讯
延续五月“香港艺术月”的风潮,K11的艺术活动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 K11 MUSEA首次在香港策划的艺术活动艺术嘉年华将迎来由德国著名当代女艺术家Isa Genzken精心创作的8.5米高巨型玫瑰艺术装置“Rose II”的亚洲首秀。 该作品将在尖沙咀海滨展出,并搭配幽默的超现实艺术装置“玫瑰的倾城”,以互动的形式为公众创造有趣的艺术体验。
为促进大众对艺术文化的欣赏,让艺术融入生活,K11 MUSEA将于2021年5月14日起举办艺术活动艺术嘉年华,通过一系列艺术展览、导赏及工作坊,带来艺术、美食与设计带来新的文化体验。
艺术嘉年华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德国著名女艺术家伊莎·根兹肯 (Isa Genzken) 首次在亚洲创作的8.5米高巨型长茎玫瑰艺术装置《玫瑰II》。 它由钢、铝和漆器组成。 其难以想象的体量、夸张的比例和非自然的材质与城市的摩天大楼完美融合,呈现出超现实的比例。 作品以象征活力、热情、暖心的鲜红色花瓣点缀,与创意之都香港和香港文化硅谷K11 MUSEA相呼应。
伊萨·根兹肯《玫瑰 II》
伊萨·根兹肯 (Isa Genzken) 《玫瑰 II》细节,2007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艾比·奥尔德里奇·洛克菲勒雕塑花园 | 小阿尔弗雷德·H·巴尔 (Alfred H. Barr, Jr.) 的礼物和咨询委员会的礼物(均为交换形式)| 摄影:Santi Visalli/Getty Images©️Isa Genzken / VG Bild-Kunst,波恩 | 由艺术家 David Zwirner 和科隆 Daniel Buchholz 画廊提供
旁边是俏皮超现实的艺术装置《玫瑰的倾城》。 该设计基于古希腊众神。 公众可以从雕塑的鼻子里摘玫瑰。 该作品的互动体验充分展现了现实与感知的对比,启发了五种感官。 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和方式体验艺术。
《玫瑰的诱惑》
此外,K11艺术基金会与法国驻港澳总领事馆联合呈献“水墨狂想曲:乔治·马蒂厄回顾展”,展出“抒情抽象之父”乔治·马蒂厄的作品。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 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包括专为1978年巴黎大皇宫回顾展而创作的一幅六米宽的画布,展现了艺术家无限抽象的强大内在能量。 此次展览恰逢乔治·马蒂厄诞辰100周年。 我们希望通过重温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展现他充满激情、诗意的表达方式和视野。
《水墨狂想:乔治·马修斯回顾展》
与《水墨狂想曲:乔治·马蒂厄回顾展》同期展出的还有备受期待的新书《中国艺术:不可能的收藏》。 这部作品由K11创始人程志刚先生与法国商人、艺术收藏家约翰·多德兰德共同主编,是第一本以独特方式审视当今中国艺术和社会状况的专着。 作为 Assouline Ultimate Collection 的一部分,超大版本向奢华书籍的美学致敬。
《中国艺术:不可能的收藏》程志刚先生与约翰·多德兰德先生合编
此外,K11 MUSEA还带来了意大利传奇家具品牌Gufram与纽约设计公司Snarkitecture合作设计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K11 MUSEA MUSE EDITION全球首次发布的限量版BROKEN SERIES PINK EDITION,该作品由柔软的材料,坚硬的外观。 它营造出一种疏离的视觉效果,让人透过缝隙看到另一个世界。
Gufram 的 BROKEN 系列粉色版
K11 MUSEA于2019年开业,将顶尖艺术文化创意与独特设计融为一体。 它不仅创造了新的文化零售地标,也激励了千禧一代,成为推动创造力、文化和创新的力量。 K11 MUSEA多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活动,策划艺术展览,将“艺术、人文、自然”的核心元素融入顾客体验,持续专注支持艺术文化发展。
2020年,K11 MUSEA开业一周年之际,将艺术家组合Elmgreen & Dragset创作的9米高巨型“梵高的耳朵”艺术装置首次带到亚洲,引起轰动; 其还与菲利普斯拍卖行合作,打造国际级艺术活动“Keith Haring:Falling Up”,回顾美国传奇街头艺术家Keith Haring的经典作品。 此外,K11 MUSEA还与艺术家程然、演员刘嘉玲合作创作短片《迷惑》。
Elmgreen & Dragset创作的《梵高的耳朵》轰动K11 MUSEA
2021年3月,K11 MUSEA联手苏富比拍卖行,进行两位文化领袖的跨界合作,并举办2021春季拍卖预展。 预展带来了30多件丰富多样的西方和亚洲当代艺术杰作,从特里·弗罗斯特、赵无极、谢景兰、萧勤等现代大师的抽象名作,到奈良美智、村上隆等的代表作。王俊杰等当代当红艺术家无一不展现出无限的创作灵感。 除了艺术之外,预展还将被誉为“球鞋界圣品”的 1972 年 Nike Moon Shoe 首次来到香港。
罗伊·利希滕斯坦《Thud 的反思!》
K11 MUSEA作为香港的文化硅谷,将继续推动文创力量的结合,呈现一流的创新内容,同时激励和凝聚社会力量,为大众创造更多共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