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丰子恺我是正经的辨伪但艺术教育还是很重要的

2024-02-17 艺术教育

我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的黎展华。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丰子恺,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哦。他是在光绪二十四年出生于浙江桐乡石门镇的。原名叫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来他自己改名为子恺。他非常喜欢美术,在1914年开始跟随他的老师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而夏丏尊老师则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他们两位老师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李叔同老师的方式更像是“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师则是“妈妈般的教育”。受到这样优秀的两位老师的影响,丰子恺在美术方面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准。他们的教育,让丰子恺对美术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在1917年时,他和同学还创建了桐荫画会。后来,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了图画教师一职。最后,在他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期间,他还专门学习了一些绘画、音乐和外语知识。丰子恺的一生,就这样充满了美术教育的影响。我是虞春晖中学的一名教授。我最感自豪的就是我的音乐和画画教学,这也使我结识了很多学识渊博的朋友,其中包括名人朱自清、朱光潜等。我的工作离不开美术和音乐教育,在上海开明书店、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都曾任美术教授。另外,我还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以及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我和朋友们创办了立达学院。在抗战时期,我辗转于西南各地,为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教学。我的一幅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在1925年被刊登在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同年,我成立了立达学会,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都参加了。1926年,我获得了在上海艺术大学的任教职。1931年,我发行了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发生了七七事变,我率全家逃离。1937年,我编写了《漫画日本侵华史》并出版发行。1946年,我回到上海,并出版了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开始,我担任了上海文史工作者协会会长等重要职务。我的一生,与音乐、画画和教育不断相伴,我也一直在为之奋斗着。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馆员,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的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的副会长以及上海市文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还是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成员,我擅长于绘画、书法,并且也是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行家。

 

作为亚洲漫画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的漫画收藏也不容小觑。近年来,随着中国书画市场的不断攀升,中国漫画收藏市场也水涨船高,那些曾被俗称为“小人书”的漫画作品,如今已被誉为“大珍品”。在目前的小人书投资市场上,那些保存完好、名家绘制的稀有连环画,其单本价格常常超过一万元。

在单幅漫画收藏市场中,丰子恺的作品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无论在海内外市场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的作品拍卖价普遍都在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人民币之间,令人叹为观止。回想起2004年,他的一张极小的画作《儿童相》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33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令所有人都为之惊呼。我曾看到过丰子恺的两件作品,这两张作品在收藏市场上也广受关注。2003年,他的《庆祝国庆十周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6.6万港元的价格成交,而2006年,他的《卖画》则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30.5万港元成交。

如今,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注意名家的漫画作品。虽然收藏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导致价格仍未达到市场的预期,但行情已经在逐年看涨。

图中的第一幅和第二幅都是丰子恺的作品,两张画中都有六个人物,站在眼前,一齐欣赏着天空中的氢气球。氢气球旁边是一个明显的标语,“庆祝国庆”。两幅画的差别在于,第一幅的画标题为“国庆十周年”,上款更为鲜明,地面上也没有生长草。而第二幅的标题是“庆祝国庆”,没有数量的限定,但地面上长了很多草。两幅画的内容、构图、色彩、人物、姿态、比例大小等方面基本雷同,以至于人们很难分辨出哪一幅画才是真迹。第一幅看起来更有说服力,因为它的庆祝年份是明确的,而且还带有送给某一位名人的上款。但第二幅画没有确定的日期,同时在画面的地面还长了草,这更增添了收藏的难度。我认为,第一幅画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画中的六个人物站在空地上,没有任何有土地的色彩,让人感觉缺乏踏实感,也失去了祖国常青的寓意。其次,第一幅画的气球上挂着的标语气球看上去力度不够,缺乏飞升的动感和力量感,显得左右摇晃不定,尤其气球下方的线条画成实线且歪曲扭曲,没有呈现出气球渐渐远去的那种虚实感,这显得很死板,气球的用色也比较生硬和厚重。

总的来说,第一幅画的问题很多,不只是技巧方面的问题,在思考和创作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没有上色的土地和没有长草显得格外苍白,失去了国庆节所需要的协调性,这是明显的败笔。因此,我认为第一幅是假的,而第二幅才是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