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艺术教育
“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 于9月28日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以来自贝利尼家族的收藏和达芬奇理想博物的收藏为两条主线,分为三大板块,由七个独立的展厅组成。展览首次将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的真迹同时带到中国,从三杰及其追随者的作品、到巴洛克早期代表人物鲁本斯的作品……再到现当代艺术大家安迪·沃霍尔、博伊斯、达利、 杜尚等向文艺复兴致敬的作品,横跨6个世纪,带来459件艺术真迹,回望文艺复兴的辉煌历史。
9月27日开幕仪式现场,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浦东新区副区长诸迪,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贝利尼家族21代传人、贝利尼博物馆馆长路易吉·贝利尼、达·芬奇理想博物馆馆长亚历桑德罗·维佐西致辞,并共同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喆、上海大学副校长段勇,上海东方娱乐集团总经理、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证大文化股东代表、杉杉集团董事会主席郑永刚,证大集团执行总裁、证大文化董事长朱斌,达·芬奇理想博物馆国际协会主席阿涅塞·萨帕托、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沈其斌,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理事会理事崔艳等见证了新文艺复兴宣言发布暨亮灯仪式。
展览由路易吉·贝利尼与沈其斌共同策划。六百多平的中心展厅铺以神秘的黑色镜面地板,天顶以增强现实(AR)技术还原了达·芬奇理想博物馆的场景设置,这里呈现的是“蒙娜·丽莎”的世界--文艺复兴以来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主题创作的作品系列,包括萨莱的《乔康达》(约1516);创作于十六世纪、至今未知作者的蒙娜·丽莎;马歇尔·杜尚的《L.H.·.·.Q》(俗称“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皮耶罗·马费索里的《玛利亚·阿布拉莫维奇和中国的长城》;安迪·沃霍尔的蒙娜·丽莎以及萨尔瓦多·达利以蒙娜·丽莎原作创作的《达利的胡须》等等贯穿艺术史的蒙娜·丽莎。
第二板块以来自贝利尼家族的收藏为主线,五个展厅分别还原贝利尼家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客厅、餐厅、起居室、私人祷告厅以及收藏厅。每一个空间除了陈列家具、装饰摆件以及挂毯等古董作品以外,文艺复兴大师巨匠的经典之作也将穿插在内,包括达·芬奇的《自画像》(1505-1510),米开朗基罗的《耶稣下十字架》(1510-1530),拉斐尔的《圣》(约1507)等;以及文艺复兴早期、十五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圣母与子》(15世纪)、卡纳莱托的《随想:威尼斯大拱廊》(约1765)、鲁本斯的《丘比特与普赛克》(16世纪)、贝亚托·安杰利科的《圣母玛利亚和圣子》(15世纪)等等。传奇美第奇家族的三件珍贵遗产(皇冠、挂毯及餐具)也将在此版块中做呈现。
第三板块则以“神话与较量”(Myth Rivairy)为主题,呈现来自达·芬奇理想博物馆的经典收藏。展览创造了一个与15-20世纪间重要作品近距离相遇的机会,从德西德廖·达·赛蒂尼亚诺、安托内罗·达·梅西那、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一直到杜尚以及其他将达·芬奇看做是古代先锋的现当代艺术家们。这个展中展总结并布局了二十五个部分,来还原一个去掉光环后真实的达·芬奇,还原他的语境,他留给世界的遗产和关于他的神话的共通性,他极其复杂的多面性和惊人的新发现,并以颇令人惊喜的方式将“达·芬奇与中国”这一部分作为结尾。该展中展配有单独的同名画册出版,以二十五个篇章详述达·芬奇理想博物馆长期的研究成果。拉斐尔的《自画像》(约1505)、《圣凯瑟琳的神秘婚礼》以及米开朗基罗的《朗弗兰奇的磨刀工人》、丢勒的《达 · 芬奇的结》(1506 - 1508)也将在此板块与公众相遇。
在展厅的设计上,除了中庭神秘黑色镜面及AR穹顶的设置,整个展览以鲜明的色块串联。尚未进展厅便可感受到一抹充满意大利风情的地中海蓝;贝利尼家族还原现场则整体呈现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的暖红色调,包括展墙以及特质的红色地毯;“神话与较量”的现场则以象征权力的尊贵黑色作为地毯颜色,展墙根据三杰及其追随者的风格,分别配达·芬奇系为金色;米开朗基罗系为银色;拉斐尔系为玫瑰紫红色,这其中的奥秘,待亲眼目睹便自然揭开。
“文艺复兴”一词的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重生”。这一场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表面上是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斗争。其中主要的表现是“人文主义”的兴起,其影响遍及文学、哲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此次在中意主办双方多年的努力下,将该展览引入中国,在全球互联、信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重大社会课题推动当下社会更新、重构的时刻,重看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展。展览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和达芬奇理想博物馆联合呈现,将延续至12月23日。据悉,自10月9日起美术馆将于每周四至周六延长开放至晚间九点。
《奇迹: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特展
策展人:路易吉·贝利尼 、沈其斌
展期:2017年9月28日-2017年12月23日 自10月9日起每周四-六开放至晚间9点
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F展厅(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南区3层)
【展览看点】
看点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首次齐聚上海
展览首次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三位文艺复兴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匠的真迹同时带到中国。其中包括达·芬奇的《自画像》、米开朗基罗的经典雕塑《朗弗兰奇的磨刀工人》以及拉斐尔让人过目难忘的《自画像》及《圣像》等。
看点二:从早期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的文明之路
三杰之外,此次展览还将为我们呈现艺术史上其他巨匠的经典之作。从早期文艺复兴巨匠的作品、到巴洛克代表人物鲁本斯的作品、以及18世纪意大利的杰出风景画家卡纳莱托的经典油画,可谓贯穿其了一条欧洲近六个世纪的文明主线。此外,安迪·沃霍尔、博伊斯、达利、 杜尚等现当代大师向文艺复兴致敬的作品也是展览重要组成部分。
看点三:展中展二十五条线索带你梳理三杰及其追随者的学术脉络
展中展“神话与较量”总结并布局了以达·芬奇为主线,米开朗基罗及拉斐尔为复线的二十五个部分,多媒体框架、文献性的实体作品和材料,再上海构成了一座平行的“理想博物馆”。
看点四: “末代贵族”的荣耀与教养
贝利尼家族,作为意大利一个经历近6个世纪的老牌家族,他们另一个显赫的身份是著名且不可一世的美第奇家族的表亲。众所周知,美第奇家族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为重要的资助人及推手。经由他们资助或扶持的艺术家数不胜数。可以说,美第奇家族在当时就代表了财富、权力、地位与文化。此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就在于美第奇--这个几乎可称得上是文艺复兴的代名词。展览将展出来自美第奇家族三件珍贵的遗产:族徽挂毯(挂毯,因其繁杂的制作工艺、昂贵的原材料以及当时其行业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在当时的价值远高于绘画等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家族皇冠以及当今存世唯一一套完整的家族餐具。这三组展品可谓展览另一个不容错过的点睛之作。
看点五:新媒体与AR技术助力,更真实的还原,更生动的故事
主展厅裸眼AR技术使用将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想作品新体验。同时主办方为部分作品制作了动画解说,让静态画面动起来,观众除了能进一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更能体验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