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艺术资讯
我非常激动地分享一下,5月16日我终于参加了青岛祝兹侯文化研讨书画笔会。这次活动是在六汪镇举行的,我还能感受到那里充满了书画艺术家的气息。12位知名书画艺术家来自新区,他们到六汪镇祝兹陶瓷工坊一起挖掘祝兹文化,用文艺力量推动农村振兴。
当天,我看到了李海波、杨成才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美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写书法、山水画和油画。其中,刘鸿信、陈明等艺术研究会会长和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卢清泽、翁建红等美术馆馆长、协会主席等嘉宾也在现场出席。他们不止一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艺术成果,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热爱书画艺术。
这次文化研讨书画笔会如此精彩,我真的感觉自己运气真好,可以参加到这样的盛事,与书画艺术家们并肩作战,讨论祝兹文化的演变和衍生。我惊叹于祝兹陶瓷工坊,感谢青岛西海岸新区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更感激所有培训机构对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我真的很期待下一次的文化研讨书画笔会,可以与艺术大师再次同台献艺。我参加了一场非常有趣的研讨交流会,这场活动邀请了许多知名领导嘉宾到场。他们包括会主席团委员、农民画艺委会主任、区美协兼秘书长、胶南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陈知保,清石画院院长、山东美协会员、西海岸新区美协石坤祖,齐长城书院院长刘小聪等。此外,还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城乡建筑设计院院长、九三学社西海岸书画院院长、经济技术开发区书协杨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特约摄影师宋旭光,祝兹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祝兹汉文化传承人陈绪彬,美术家协会农民画艺委会副秘书长王冰等领导人。看到这些领导人出席,我倍感荣幸,也知道了此次活动非常的重要。
在研讨交流会上,我们主要讨论祝兹侯文化。书画艺术家们认真聆听,大家围绕如何用笔墨描绘乡村美景,以及如何用艺术形式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展开了深入研讨。我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感觉很兴奋。交流过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艺术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珍视了祝兹侯文化的重要意义。
这次研讨交流会真的是非常有意义和有趣,能够和这些领导人以及众多艺术家们交流、学习、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来到了六汪镇参加书画笔会,听李海波向所有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六汪镇是西汉祝兹文化的发源地,拥有陶瓷和旱稻两大文化符号,在祝兹汉文化传承人陈绪彬的带动下,祝兹文化正在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他也强调说,这次活动的出现,将会进一步加深祝兹侯文化土壤的厚植,对六汪镇的文化振兴产生重大意义,相信所有嘉宾和艺术家们都能在书画笔会中感受到这种精神。
书画笔会现场,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们正在创作,并以祝兹侯文化为创作原型,结合六汪镇的乡村振兴工作。他们在画纸和书法纸上挥毫泼墨,创作出了一幅幅充满灵气和创意的作品。这些书法、绘画作品有的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有的匠心独具、舒缓细腻,还有的隽秀飘逸、轻盈洒脱,真是美不胜收。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我更深刻地感觉到了祝兹侯文化的魅力和六汪镇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感受到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村振兴工作。
这次书画笔会是我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让我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力量,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推动和传播,祝兹侯文化将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也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加入到六汪镇的乡村振兴中来。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我家乡六汪镇源远流长的祝兹文化和蓬勃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每一幅作品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新时代的艺术气息。我看着这些作品,真切地感受到了艺术家们用丹心和翰墨助力乡村文化繁荣的深情厚意。这次活动共有50余幅现场创作的书画艺术作品,每一幅都透露出艺术家们的心血和努力。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是我们六汪镇一直以来的宗旨,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祝兹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一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祝兹侯文化和六汪镇的美丽风景。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支持艺术家们用笔墨艺术的形式助推文化建设,讲述乡村振兴故事、生态环保故事、绿色发展故事,为加快建设“健康小镇,锦绣六汪”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让六汪镇更加美好。
上一篇:从艺博会看艺术品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