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艺术市场
热点焦点·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中国哲学的同一性之谜
赵廷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
论当代中国哲学的偏见与超越
刘志红、郭展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摘自《中国大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西方哲学之“学”与“思”之研究
王琪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标题《西方哲学作为“学”与“思”的研究——摘自《中国哲学奇案》一文,摘自《哲学研究》 2020 年 11 月 预计
当代哲学的形势和任务
孙周兴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摘自《探索与争议》2020年第6期
宏观哲学的衰落和微观哲学的兴起
尚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标题《宏观哲学的衰落与微观哲学的兴起——与孙周兴先生商榷》,摘自《探索与争议》2020年第10期
前沿
统一性及因果机制解释
苗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摘自《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12期
通过税收应对不平等和人工智能挑战
张志勇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税务研究会,原标题《应对不平等与人工智能的挑战——近代西方学者的几点财税论点》,摘自《国际税务》2021年第1期
学者与学林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早期探索
段伟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什么是汉学? 如何学习汉学?
薛爱华 沉伟荣 译 作者单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译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摘自《国际汉学》2020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人:李潇潇)
生命政治的转向和政治批评的局限性
张英聪、韩普耕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生命政治的转向与政治批判的限度——兼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当前意义》,摘自《世界哲学》 2020年第6期
生命政治的实践逻辑转向
李爱龙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标题《生命政治与生产社会化——论生命政治的实践逻辑转向》,摘自《哲学思潮》2020年第9期
从政治到社会: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夏颖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题《从政治到社会:马克思走向历史具体的基本路径——《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的当代解读》,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1期
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反思
薛吉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原题《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进步与当代反思》,摘自《福建论坛》2020年第10期
启蒙批判与自我伦理
赵林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标题《启蒙批判与自我伦理:从施蒂纳到福柯》,摘自《哲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再证明
安伟夫、吴琼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与思考
李俊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摘自《学习与探索》2020年11期
哲学与宗教(栏目主持人:莫斌)
当代哲学叙事的“伦理转向”
欧阳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摘自《社科战线》2020年11期
清末民初“公德与私德”之争及其当代启示
陈巧俭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原题《清末民初“公德与私德”之争及其当代启示——以“公德与私德”的统一为视角》 《德》》,摘自《文史哲》2020年5级
德性伦理与儒家伦理
黄勇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原题《《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与儒家伦理学》,摘自《江海学术期刊》2020年第6期
具有历史维度的意识哲学
孙嘉琪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原标题《具有历史维度的意识哲学如何可能?》 ——沃格林意识哲学初探》,摘自《现代外国哲学》第17卷,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11月
论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史理论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与历史现象学研究中心,摘自《学术研究》2020年第12期
从神话信仰到科学崇拜
叶淑贤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神话研究所,原题《幻想引导人类——从神话信仰到科学崇拜》,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文学与语言学(栏目主持人:李琳)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新全球化”理念
张富贵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2期
文学批评的有意存在与实现
王德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美育研究中心,摘自《文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情感与观念:论文学的基本要素与功能
王小鲁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自《外国文学》2020年第6期
“活的”文献:古典文献学的新探索
冯国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艺术:交叉理论与应用理论的构建
夏燕静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原题《艺术交叉的多重格局与理论建构的运用》,摘自《国民美术》2020年第5期
中国当代文学的西方接待屏
何明星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原标题《中国当代文学的西方接受屏:特征、原因与对策》,摘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
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与中国表达
李超全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4期
生态语言学的历史必然性和当代使命
苏新春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摘自《外语教学》2020年第6期
我国临床语言学的内涵及科学结构
朱祖德、张强、杨一鸣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摘自《语言科学》2020年第6期
历史(栏目主持人:晁天一、周学军)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韩晓丽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从认识文化到注重情怀——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摘自《历史理论研究》2020年第6期
秦岭与中华文明南北意识的源流
白宽利 作者单位:陕西社会科学院,原题《秦岭与中华文明初探》,摘自《人文杂志》2020年11期
走向历史场景,重绘中世纪历史
魏斌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原题《走向历史现场》,摘自《文史哲》2020年第6期
传统丝绸之路的动力机制
张国刚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历史系,摘自《国际汉学》2020年第4期
江南治水传统与现代水环境修复策略
王剑阁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摘自《复旦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清代云南还乡地区的两种文化治理策略及其关系
廖国强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原题《“夷汉”与“依俗”——云南归化地区两种文化治理策略及其关系》清代土地》,摘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纪念恩格斯及其历史价值
林旭武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8期
中共报纸与全面抗战
卢曼文 作者单位:《历史月刊》编辑部,原题《中国共产党报纸与全面抗战——以《新中国报》《解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为例》,摘自《江汉论坛》2020年第12期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
丛德新 贾伟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考古系,原标题《欧亚大陆史前游牧民族考古研究述评》草原——史前生存模式视角》,摘自《西部地区研究》2020年第4期
美国跨国劳工史的兴起、创新与问题
王新阳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系,摘自《世界史》2020年第4期
经济学(栏目主持人:梁华)
经济理性在经济知识系统化过程中的方法论意义
张惠明、任瑞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题《经济理性在经济知识体系化中的方法论意义——兼论经济理性与苏联范式的三重困境》,摘自《经济透视》2020年第12期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冯志轩等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标题《价值生产、价值》转移与积累过程: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经济学《科学分析》,摘自《经济研究》2020年第10期
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谢深祥、范鹏飞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税学院,原标题《增值税全面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机制》,摘自《财政研究》2020年第12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理论基础
张欣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原标题《“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难道不成立——试论市场经济下金融的理论基础》,摘自《财贸经济》2021年第1期
开放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变
司丽娟 杨富强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原标题《开放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自《求是》期刊》2020年第6期
农业产权制度变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张海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自《社科战线》2020年第5期
大都市基础设施、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增长
胡晨光、孙九文、王婷婷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原标题:《都市基础设施、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中介作用的综合分析框架》效应与调节效应》,摘自《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0期
前古典经济学中公平概念的演变
张琪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标题《前古典经济学中公平概念的嬗变——从财产正义到税收正义》,摘自《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6期
经济学正在寻找新的微观基础
周业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摘自《学术月刊》2020年第12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人:李潇潇)
民族认同的历史逻辑
曾楠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国家认同的历史逻辑——以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再生产为中心的考察》,摘自《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近代中华民族建设中的人口民族化
周平 作者单位:中央四部委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 摘自《江汉论坛》2020年第12期
论党内规制的制度边界
史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社,摘自《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6期
政府监管对流动人口健康的调节作用
于海燕于林伟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原标题《企业社会责任、卫生服务与流动人口健康——政府规制的调节作用》,摘自《浙江社会科学》第10期, 2020年
西方全民基本收入运动及其困境
林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标题《富裕社会减贫实验:西方全民基本收入运动及其困境》,摘自《学海》2020年第6期
重大疫情事件中建设性新闻对舆情的调节引导
党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当代传播》2020年第4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人:张平)
国际关系中的区域和国家研究:实践转向和学科方法
张云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第4期
比较区域研究视角下的中亚研究
曾向红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20年第5期
制度互动的系统效应和系统后果
马军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原标题《制度互动的系统效应与系统后果——兼论国际制度体系如何可能》,摘自《国际关系研究》第5期, 2020
了解国际制度设计
埃里克·沃登(Eric Worden)撰写,崔家辉译。 作者单位:乔治城大学 Edmund J. Expect
罗(栏目主持人:刘鹏)
后民法典时代的中国民法:问题与方法
谢鸿飞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摘自《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1期
刑法中的概念运用与创造
张明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律与商业研究》2021年第1期
中国宪法中的法律实证主义命题及理论反思
王旭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摘自《清华法学》2020年第6期
我国地方立法违宪审查制度的实践与特点
陈曦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原标题《我国地方立法合宪性审查制度特点研究》,摘自《法制论坛》2020年第6期
金融科技的技术风险及其法律治理
袁康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律评论》2021年第1期
“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及其法律保障
宋宝珍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2020年第6期
审判中心主义与卷宗制度的前世今生
于华强、于云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法学院,摘自《法学家》2020年第6期
司法实践中刑事证据推理的方法
杜文静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文博学院,摘自《求是学术期刊》2020年第6期
社会学·教育(栏目主持人:李灵静)
结构分析:从系统推演到实证证明
张静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原标题《结构分析过时了吗?》 ——基于经验现象的研究进展》,摘自《社会学评论》2021年第1期
社科知识坐标中的“本土化问题”
郭中华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摘自《开放时报》2020年第5期
社会治理与公共生活:从联系到团结
冯世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摘自《社会学研究》2021年第1期
城市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与思维转向
陈成文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新时代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摘自《甘肃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城市社区服务专项资金政策分析
肖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标题《迈向“社区公共财政”?——城市社区服务专项资金政策分析》,摘自《社会发展研究》2020年第4期
消费场景:城市发展新动力
吴军 叶玉民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 摘自《城市发展研究》 》 2020年第11期
军事发包制度:基于行政发包制度的历史考察
迎星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原题《军事发包制》,摘自《社会》2020年第5期
“后非遗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脉络与融合传播
牛光霞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传播学院,原题《“非遗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脉络与融合传播——基于泰山东岳庙会的调查》,摘录摘自《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
工党强调教育的存在目的
舒志鼎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原标题《劳动凸显教育的本体论趣味——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摘自《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
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发展
沈文钦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标题《国际学术流动与中国大学发展: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回顾》,摘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年第4期
论据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从发展的视角拓展了人性的内涵 朱建伟等.
实践活动:马克思探索哲学变革的核心因素 邵宇
改变制度是解决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基础 陈一文
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生态批评的核心本质谭静等。
哲学与宗教
知识怀疑主义的当代处境 张金杰等
电影哲学的兴起及其基本问题 李阳
身体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苏鑫等。
西方元伦理学与规范知识 陈震等
文学与语言学
新媒体艺术空间的审美特征 肖青
作家批评与本土文学批评范式建构 罗立贵
罗兰·巴特与“第三代诗”李蓉的语言实践
赵世举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产业转型发展方略
翻译定义与翻译批评廖启一
历史
汉唐时期阳关与丝绸之路交通的兴衰王雷等.
范兆飞
养了连阴还不够养连流风云
输出——陈勇晚清金融的另一面
旧大陆东西方抛光石器的起源陈有成等.
朱一民,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塞特神的形象
经济学
实现中国碳市场建设目标的逻辑 孙永平
新时代粮食安全理念的基本原则 崔宁波等
程娜,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
民族地区产业扶贫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吴碧波
政治学·公共管理
数字化转型下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 杨静等.
中国制度治理的“内生”文化自信 蔡莹
跨区域应急管理协作组织建设 吕志奎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空间优化提升策略 林咸阳
中央环保督察与深化“区区关系” 陈晓红等
国际关系
国际权力格局变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展战略 张传宏等
全球数据治理:挑战与应对 蔡翠红等。
法律
平台经济的法律规制与优化 王玉根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公平竞争 宁立志等
版权法限制重新混合创作的行为 Yi Ling 等人。
社会学与教育
知识付费的社会原因 卢春田等.
休闲参与影响老年人健康 王伟金
母性形象为何在城乡之间存在分化 雷旺红
定量评价与大学发展 王建华
构建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谢志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