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艺术市场
一些画廊选择在疫情期间增设海外代表职位,拓展自己的海外空间,或者与国际画廊合作,为所代理的艺术家举办跨境展览。 我们相信,危机期间形成的这些机制和资源联动,不仅能帮助画廊缓解当前的困境,也将为画廊未来进一步深化跨区域业务布局奠定坚实的基础,产生长远影响。 。
此外,从宏观角度看,在全球通胀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的背景下,海外高净值人群的避险情绪持续弥漫,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大幅增加。 以亚洲市场为主要支点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很可能会吸引这群收藏家和高净值人士的关注。 欧美高净值藏家的避险和资产多元化需求,或将为中国艺术家作品出口国际市场带来新机遇。 综合以上多重因素,我们相信2023年中国画廊的国际活跃度将达到新的高峰。
十余位中国90后艺术家个人作品将刷新价格纪录
回顾2022年的全球艺术品拍卖,除了价值连城的私人收藏之外,最令人难忘的无疑是年轻艺术家的“刷新记录”这句话。 尤其是在纽约拍卖会上,国际90后艺术家的作品已突破百万美元单价门槛。 有人说,这就是愿景、经验和策略所获得的价值回报。 还有人担心,如此年轻的名字、惊人的价格和广泛的高频转售相结合可能会产生不令人满意的后果。
相比之下,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90后艺术家的作品最高单价纪录尚未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目前,这份榜单以香港艺术家禤善勤的《潇》(售价189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55万元)领衔。
玄山琴
「石澳」
2016年制造
布面油画
240x500厘米
成交价:港币1,890,000元
香港苏富比
且不论“年轻人高价”带来的好处和隐患,单看现象,二级市场发现、打造年轻艺术明星的“风”已然东吹。 2021年以来,近30位中国90后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公开市场,其中大部分作品是近两年来首次拍卖,个别最高价格超过百万元的案例也仅有少数。
我们预测,2023年将有超过10位中国90后艺术家打破个人拍卖纪录:新年第一周,杜敬泽的《果园》就以29.9万元的价格打破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 同日,布石和龚斌的作品首次进入二级市场并成功售出; 在即将进行的拍卖安排中,也不乏估值超过此前个别市场表现的案例,比如梁曼勇。
杜敬泽
《果园》
2020年制造
油画画布
149.9×149.9厘米
成交价格:29.9万元
拍摄开始,北京
就拍卖现象本身而言,一方面,首次进入二级市场的中国90后艺术家数量仍在快速上升; 另一方面,已拍卖的中国90后艺术家的作品大多非典型且尺寸较小。 ,而预期价值较高的部分尚未流入二级市场。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线索是,越来越多的中国90后艺术家正在与国际画廊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许多人计划在2023年推出重要项目。这些项目势必会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他们的作品将获得更多关注。进入全球市场的窗口——而在纽约和伦敦,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平均价格明显高于香港和北京。 上述“价值权重”很可能会体现在未来的交易中。
此外,这些年轻艺术家正处于艺术事业的上升期,创作也逐渐走向成熟。 以玄善琴为例。 此前进入拍卖市场的作品基本都是灰色的,但他的最新创作却引人注目,色彩缤纷。 它更有吸引力。 如果近期有类似尺寸的作品将来出现在拍卖会上,它的价值很可能会达到新的高度。
专业艺术咨询业务进入“趋势期”
在当代语境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新世纪初的井喷,2012年后进入减量增质的调整期。 3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体系已经形成,以生产者(艺术家)、销售者(画廊、拍卖行)和购买者(收藏家、收藏机构)为基础。 交通运输、修复、保险等周边产业也比较齐全。
与经历了长足发展的欧美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突出差异之一是与专业艺术顾问合作的藏家相对较少。 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一方面,我们看到一些来自苏富比、佳士得亚洲分公司的专家,以及一些知名画廊的从业者,离开原来的平台,成为独立的艺术顾问,或者创办或加入相关机构,为中国民众服务。亚洲其他地区。 收藏家。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本土画廊和国际画廊的亚洲分部在深耕一级市场的艺术家代理业务的同时,开始重点发展二级市场的艺术咨询业务。
正如Patti Wong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的,亚洲收藏家已经建立了非凡的收藏,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在欧美流行多年但在亚洲却缺席的一流艺术咨询服务。 。 由前苏富比全球主席和 Daryl Wickstrom 共同创立的艺术咨询公司 Patti Wong & Associates (PW&A) 于本月中旬成立。
今年早些时候,前苏富比亚洲区高管黄林诗韵与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一家艺术咨询公司。 图片来源:PW&A
2021年,前苏富比高管Adam Chinn、Yuki Terase和Amy Cappellazzo成立了艺术咨询公司贤一汇,并在纽约和香港设立了双中心。 图片来源:闲医会
2020年,前佳士得高管魏巍加入Lévy Gorvy,担任亚洲合伙人兼主席,负责一级和二级艺术品市场业务。 图片来源:Lévy Gorvy
越来越多的中国收藏家开始寻求咨询合作。 这背后有几个主要驱动因素: 1、需要专业支持的新收藏家和年轻收藏家的出现; 2、艺术品行业信息、艺术品市场信息日趋复杂; 3.“新理性”消费时代,收藏家在购买艺术品的过程中比过去更加深思熟虑。
不同于画廊的艺术家推广机制和拍卖行的一对多竞价机制,艺术顾问帮助客户制定收藏计划,协调跨平台、跨领域的行业信息和资源,接受委托购买和转售作品,并对其进行长期系统管理。 艺术资产,甚至策划和执行艺术展览、出版等学术项目,并就涉及文化艺术的藏品、资产配置或家族传承提供全面的建议。 简而言之,艺术顾问的服务是以收藏家为中心、定制化、一站式的。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专业化发展,预计2023年中国收藏家对此类定制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企业和机构也将涌现。 在需求与服务的融合中建立互信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将是顾问与收藏家共同打开局面的关键。
装饰艺术、家居设计产品及艺术衍生品市场迎来“报复性反弹”
从长远来看,中国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对装饰艺术品、家居设计产品和艺术衍生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一方面,注重个性表达和生活品质的Y、Z一代购买力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疫情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生活重心。 在消费领域,自我表达的渴望和对家庭的重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能满足身心需求的生活方式。 市场 在中国推广此类作品的画廊和展览数量逐年增加。
Gallery All在去年的ART021博览会上展出了哈斯兄弟的设计,但展览因疫情防控而中断。 图片来源:图库全部
过去几年,国内诞生了一批“收藏级设计”画廊或艺术设计跨界品牌,包括山福、眼镜蛇画廊、Gallery All、Galley Sohe等; 还新设立了DnA深圳设计艺术博览会、设计深圳、设计迈阿密/Podium x 上海等众多与设计艺术相关的博览会; 与此同时,在西岸艺术博览会、ART021等知名博览会上,设计板块的比重逐年增加。
然而,疫情期间的各种突发事件,迫使不少相关展会延期、中断甚至取消。 在需求增加和交易活动恢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该市场板块可能在2023年迎来报复性反弹。
此外,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完善,丰富了小型艺术品衍生品的购买渠道; 许多画廊还开设了专属礼品店,包括贝浩登、香格纳等,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家居摆设。 极具装饰性且价格实惠的购买和收藏选择。 市场上艺术品类别的日益丰富以及交易平台的不断完善也有望吸引更多新的收藏家进入市场。
下一篇:不教儿童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