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市场 >

中国教师报电子版

2023-11-20 艺术市场

  推荐词:他一人带领四个年级400多名学生,开设200多门课程;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 这些来自“二级”院校的普通学生毕业后月薪可达2万元,后续发展能力远高于同龄人。 别人说他创造了传奇,他却说他只是挖掘出了学生身上隐藏的“学习活力”。

  米新江:无师课堂的打造

   □ 本报记者 马超红

  米新疆 廊坊师范大学教授. 1993年起从事计算机教育与技术研究,现任廊坊师范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

  米新江,廊坊师范学院计算机教师。 我今年 54 岁,即将迎来我的第 33 个教学年头。

  从教多年,他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经过十几年的被动灌输,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少有学习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大学毕业后基本就告别了自主学习。 。

   20年前,廊坊师范学院开设了信息技术高级班。 其初衷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打造“第二课堂”。 不收取学费,也不颁发文凭,学习期限不固定。 作为提高班的班长,米新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生。 有的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 他想,能否将这些学生的独特品质提取出来并“复制”,让更多的人成为有学习能力的人?

  米新江认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了。 无论老师给学生多少知识,都不足以应对未来。 最终决定发展状况的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 他坚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师的主要职能,也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于是,高级班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成为重建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田。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高级班的学生人数已增加到400多人,开设的课程多达200门。 米新江仍然是唯一的老师,高级班的学制变成了四年。 这些学生来自生物、语文、经贸、物理、化学、法律甚至体育等非计算机专业,他们利用四年的课余时间学习计算机。 他们都可以自学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而且几乎都能获得。 我国拥有计算机软件工程师中级职称,多名学生考取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 近两年,这里的毕业生初入职场时平均月薪已达2万元。

  原本是一名普通的二线大学生,经过四年的业余学习,变成了月薪2万元的职业精英。 估计每个听到这个数字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去提高班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学生在提高班里到底经历了什么? 你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一名教师如何向数百名学生教授数百门课程?

   “我不负责直接解决问题”

  当我走进高级班教室时,我看不见一排排的课桌椅和黑板。 我看到学生们在电脑前读书或写作。 偶尔,同学们也会讨论一些事情。 这里没有45分钟的上课节奏。 所有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可以自由进出教室。 所有教室里都没有组织教学,只有学生自主学习。 毕业后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更没有文凭。 没有义务教育,但学生非常专注于学习。

   2013年进入高级班的张振华已经在这里学习四年了。 他告诉记者,刚来到高级班时,他很不舒服,因为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没有老师为你“解答”。 你必须自己通过互联网找到答案。 顶多有一个“师父”(师兄师姐)来指导你。 自己解决问题。 他从小就习惯向老师寻求答案。 他无法接受,当面询问米新江:“老师,你为什么不帮我们解决问题呢?” 米新江告诉他:“我不负责直接解决问题,如果你找不到答案,就去找你的师父吧。连几个品级的师父都解决不了,那就让你的师父带你去找我吧。” ,我会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工具和资源。”当时他很疑惑:如果老师直接告诉我们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要卖东西?

  直到后来,他们各自独立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机房收费系统、机房收费系统改造等软件项目。 他们每个人都加入了项目组,做项目,发现自己不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自学的能力,还有合作组织的能力……这才发现他明白糜新江的用意。 “任何知识的价值都远远不及我们的学习能力,一旦我们获得了学习能力,以后学习任何东西都没有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知识性问题时,应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米新江表示,信息技术为人类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使自由、有目的、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提高班强调灵活、探索性的学习方法,教学从身边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告诉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乐趣。”学习。”

   “高级班有四五百人,我只是一个老师,我的学生要学200门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我自己教的,你觉得可能吗?我只是课程的组织者和服务者。” “我是桥梁、塑造者、心理医生、后勤服务人员,他们学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事。”米新江说。

   90%的讲座内容与专业知识无关

  学生们纷纷表示,听米新江的讲座很享受,因为他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 我记得当时他的课在廊坊师范学院很受欢迎。 他把非常抽象的计算机知识分解成小块,然后进行解释。 所有的学生立刻就明白了,并且愿意听。

  后来,米新江不愿意解释得这么详细,因为他发现学生只听经过处理的内容,并没有阅读和学习。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他开始谈论方法、背景和历史。 结果,愿意听的学生越来越少。

  但他一直这样做。

  在高级班,米新江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刚进入高级班的新生。 课程内容涵盖广泛,从国家、世界到生活细节。 他谈论历史、哲学、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米新江认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消失”了。

  宋荣凯是廊坊师范学院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已经在高级班学习了三年。 他觉得米老师90%的讲课都与专业知识无关,但米老师改变了他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

  他坦言自己之前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羡慕别人有钱,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钱没什么重要的。 米新江让他认识到,一个人获得的回报也是他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回报的一部分。 如果他想变得富有,他必须想办法为社会做出贡献。 贡献越大,收获就越大。 因此,谈论金钱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过去,很多学生和宋荣凯一样,认为坐高铁是奢侈,用手机流量是浪费。 米新江曾谈到这个问题:“现在有些人还没有开通交通,从来没有坐过高铁,他们看似是在省钱,但实际上是在拒绝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放弃了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红利,赔了钱。” 大的。”

  同学们在米新江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理论。 学生们说,我们现在都有一种“富人心态”。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以前,大家都拒绝参加演讲比赛,把它当作一项任务。 但进阶班,无论是项目组招人,还是打扫卫生,大家都在为之奋斗。 在他们看来,自己争取的不是任务,而是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研究生李社和原本是被高薪吸引去进提高班学习技术的。 然而,到达后,他发现“提高班的技术学习不到10%,更多的是学习孝、忠、信、礼、义、耻。这些内容是……老师教的”。他教会我们如何让爱变得强大,什么是感恩,如何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很多同学在享受米新江的讲座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开阔了视野……学习真的可以带来快乐。

  教师的“六引”与“钓鱼”

  来自湖南的刘文斌是廊坊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2013年进入高级班。四年后,这个纯文科的男孩获得了中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师中级职称,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设计师。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彻底变身硬汉理工男。

  但他觉得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米新江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那些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理论,比如项目驱动学习、阶梯式渐进式学习、体验式英语学习……都在高级班得到了最好的实践。”

  提高班里,除了米新江之外,没有其他老师。 教师不教书,主要是利用教学大纲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路线图,搭建学习阶梯,帮助他们学习高效的学习方法。

  米新江自称“导师”,与大学里的导师不同。

  他的“导师”有“六导”:诱导——激发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兴趣; 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引导——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少走弯路; 辅导——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完善学习理念; 指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出并制止。

  与教师的“六导”相对应的是学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即“以欲教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乐受之,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以鱼钓鱼,让学生探索”。他们自己的。” 了解如何钓鱼。”

  高级班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能“钓鱼”。

  刘文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6年,他发现美国的一个俱乐部有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又得知国内没有组织,于是刘文斌联系了该俱乐部的创始人,并在创始人的指导下创建了一个在中国的俱乐部。 他本人也成为了该俱乐部中国区的负责人。 在糜新江的感召下,他将“一为大家,一切为一”作为俱乐部的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高兴、兴奋,经常在半夜睡不着觉,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廊坊师范学院信息技术提高班。也正因为如此,我成长得更快,收获了很多大米,老师们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奖励。” 说起自己未来的理想,刘文斌决心将高级班的教育方式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只有他的学生比他优秀,他才配当“老师”

  一个人教四五百名学生,每个学生都要修一百多门课程,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米新江表示,这些课程不是他自己开发的。 课程有200多门,多名提高班往届毕业生参与设计和开发。 没有这些学生,就没有今天的提高班。

  在高级班,每个年级都有独立的管理委员会,里面又细分为学术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还下设不同的项目组、学习小组等。这套管理制度是由米老师开发和完善的。新疆和他的学生20多年了。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老师,也是别人的学生。 没有绝对的权威,糜新江也没有。 他总是说我不如我的学生,他们知道的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在他看来,一个好老师的首要标准就是看这个老师教出了多少比自己强的学生。 只有学生比老师优秀,老师才有资格当“老师”。 虽然米新江也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他认为自己在教学方面无疑更成功。

   “朋友问我,你这么辛苦地教高级班的学生,动力是什么?我的学生问我,你办高级班20年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家长们学生们很疑惑,你为什么要坚持?你的学生这么优秀吗?有人问我,你都50多岁了,怎么掌握这么多新知识和新技术?你想知道我的答案吗?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教学来学习!”

  米新江说,“伟大的不是我,是这个时代,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在高级班,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传统学习环境的弊端,实行开放式学习,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成为高级班学生的老师。”米新江说。

  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天花板”。 学生超越老师是可能的,也是发展的必然。

   “我们的学习和管理都是在线的。” 米新江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向记者演示,“你看,我虽然不在教室,但我处理了很多班级事务。” 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各个组织的运行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这些管理软件很多都是学生自己开发的。

  来源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