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市场 >

艺术品拍卖市场混乱

2024-02-01 艺术市场

艺术品拍卖市场乱象

拍卖公司与拍卖师勾结,欺骗藏家。 业内人士透露:在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赝品占拍品的80%以上。

199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式建立。 它已经从默默无闻发展到数万人。 十八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于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普及文物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

自1996年《拍卖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拍卖业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艺术品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截至2007年11月,北京市商务局已批准设立拍卖公司280多家,如今势头更加强劲。

继股票热潮和房地产热潮之后,艺术品投资热潮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资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高回报、高收益,让艺术品收藏成为一些企业和个人新的投资渠道。 2009年,很多人担心艺术品拍卖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没想到,在2009年的重量级春秋拍中,不少拍品轻松突破千万元价位,成交价过亿元的拍品也纷纷出现。 创造了多项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

火爆背后却暗藏隐忧

面对一波又一波的高成交量和拍卖纪录,业内人士指出,拍卖市场火爆的背后,仍存在四大隐忧:

假冒伪劣猖獗,假冒伪劣现象屡见不鲜

案例:有媒体报道称,韩先生在搬家过程中,撕掉了自己保存多年的画作中不满意的部分。 然而,有些人却将这些画作的碎片拼凑起来,粘在一起,在网上出售,以获取暴利。 无独有偶,在北京昌平经营一家古玩店的江先生,被胡某诱骗,利用同伙高某到江先生店里订购器皿,以1.6元的价格向其出售了10件总价值不到1000元的假古董。万元。 遭受了巨大损失。

复制品和假货是有区别的。 复制品与原件、真品相似,也是一件艺术品。 在材质、造型、工艺、风格等方面必须与原产品一致。 复制品的价格和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数量和复制品质量。 真正高品质的复制品实际上是理解和消化艺术的结果。 因此,它也具有投资价值,

随着古玩收藏的升温,各种仿制品不断出现,但藏家们并没有“拒之门外”这些精美的高仿品,尤其是一些国宝级别的精美仿品,抢购的人不少。 征集现象。 事实上,艺术品造假在中国由来已久,艺术品造假也曾多次被禁止。 有媒体称,“艺术品造假已经成为商品造假者心中最后的天堂”。

大部分赝品制作粗糙,有的甚至是造假者的杜撰,没有收藏价值。 其目的是将其作为真品出售,欺骗刚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拍卖公司与竞拍者相互勾结,欺骗藏家,损害市场信誉。 业内人士透露,在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赝品占拍品的80%以上。 。

法律法规滞后,受害人维权困难

案例:2006年12月11日,苏敏洛在北京翰海公司拍卖会上以256万元买下吴冠深署名的油画《池塘》。 2008年7月1日,这幅《池塘》被吴冠深本人鉴定为“赝品”。 此事闹上法庭。 被告认为,《拍卖法》并没有规定拍卖人需要保证物品的真实性。 拍卖前,他们公布了业务规则并做出了免责声明。 原告认为,拍卖公司不能享有《拍卖法》规定的权利。 “不忠实”免责声明的权利。

艺术品拍卖之所以如此火爆,一部分与拍卖行职业道德低下有关,一部分与《拍卖法》条款制定不严有关。 1996年颁布的《拍卖法》为规范艺术品拍卖设计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和制度,但也存在明显的漏洞。 例如,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拍卖师、委托人应当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实性或者质量,不承担瑕疵责任”(以下简称“免责声明”)。 ”)。 然而,当拍卖公司或委托人明知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瑕疵时,该免责声明无效。”让立法者始料不及。这一原本适用于少数拍卖标的的条款,却成为了明目张胆作案、扰乱整个拍卖市场秩序的造假者的守护神。

国际上,法律要求拍卖公司保证拍卖品的真实性。 英国拍卖法明确规定,拍卖物品必须准确识别、分类和描述,以供潜在投标人检查。 德国拍卖法关于评估、鉴定的规定中,第一条规定,拍卖人要求委托人以公令、并通过宣誓不作伪证的专家或者由拍卖人指定的专家对拍卖标的进行下令。行业协会或商会。 来评估和识别。

根据规定,为证明拍品为赝品并使拍卖师的免责声明无效,买受人(买受人)需要获得三个以上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签字授权,才能使拍卖艺术品作废。 这涉及到法律、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般不会在此类文件上签字。 而且,法律规定买家(buyer)必须在拍卖日后14天内出示此证明。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以《池塘》造假案为例。 虽然买家取得吴冠中本人的签名承认该画是赝品,但他的全部主张都被一审法院驳回。

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但市场参与者无法真正履行和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导致艺术品成为一些公司和买家的避税手段。 工具。

非理性投资造成市场泡沫

案例: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季拍卖数据显示,其拍卖的中国当代油画作品成交价格从百万到千万不等。 其中,蔡国强的《PEC山水烟花秀十四小品》竟拍出了超过3000万元的天价,创下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然而2008年的秋季拍卖却十分惨淡,同比下降了96%。 当代艺术品拍卖中,成交额过亿元的仅有四场。

在艺术品、股票、房产三大投资类型中,艺术品的投资回报率位居第一。 艺术品投资已成为最坚实的保值投资工具。 但艺术品投资门槛较高。 盲目进入或投机心态往往成为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

在这个市场上,很多人对艺术并没有兴趣进行投资,所以他们的投资有些盲目。 这主要体现在跟风购买市场价格高的藏品,导致很多藏品的价格暴涨,无形中炒作了价格。 导致价格上涨到不合理的高度。 这造成了艺术品市场价格的混乱。

当代艺术的流行是一个巨大的泡沫,不知情的投资者为泡沫的扩大提供了动力。 投资者不应将艺术品买卖视为商业投资甚至投机,而应出于对艺术品的兴趣而这样做。 我个人喜欢花更多的钱,否则很可能会产生新的泡沫。

收藏家整体水平不高,损失巨大

案例:2008年12月,《京华时报》报道了通宝天下公司事件。 该公司2008年12月13日至14日拍卖的拍品基本未售出,并受到委托人(卖家)的质疑。 。 据卖家反映,该公司通过承诺100%的成交率,欺骗卖家的信任,然后虚报估价,并利用高估价赚取估价的1%作为宣传费,导致卖家蒙受损失。

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取决于参与者对市场的了解和对艺术的认知水平。 然而,艺术品收藏热潮的表面之下,却隐藏着买家鉴赏力的先天缺陷。

目前收藏家的审美水平、文化水平

品味和价值不高,特别是在收藏观念上,流露出一种虚荣和投机的心态。 正是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使得投机者和各种商业阴谋得逞。 商业炒作的“成功”,导致更多投机者疯狂加入。 艺术市场呈现出一种虚幻的繁荣。 这不仅给当代艺术市场埋下了危机,也推动和扼杀了许多当代冉冉升起的艺术家。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国的收藏队伍也逐年壮大。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盲目的收藏家。 与收藏家相比,他们更容易陷入艺术品投资的极端思维,忽视甚至关心艺术的本质意义。 他们不了解文物相关知识,学习研究不深入,盲目、片面、片面,抱有侥幸心理,或跟随书本、图片,缺乏正确、理性的认知。 很多人都将艺术品拍卖视为暴利行业。 有些公司是专门为了快速获得资质证书而设立的。 他们在评估藏品时对错误报告估价收取高额费用。 在拍卖过程中,不符合估价的拍品最终无法售出。 最终受苦的只有收藏家。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隐忧体现在以上四点,其根源在于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诚信危机。 1999年,北京瀚海“99春节拍卖会”油画专场,拍卖吴冠中署名的画作《山水》时,委托人在观众席上站起来,向买家声明,吴冠中称该画为是假的,但这幅假画最终以22万元的价格成交。 事实上,拍卖公司向买家收取高额佣金,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尤其是客观鉴定拍卖品并向买家解释瑕疵的责任是他们不可推卸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品拍卖市场不违背诚信的基本道德原则,保证市场公平公正。

健康市场亟待培育

2010年,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将持续向好,艺术品市场毫无疑问也将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当前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1、正确认识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

历史价值:一件艺术品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产生的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 它的创造过程就是创造者将自己的想法、思想和技术体现在实物上。 一个表现的过程。 艺术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体现其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其实用性远不及观赏价值。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艺术品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工艺品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每一件精美艺术品的制作都有相应的科技支撑。 它们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科学技术水平。 因此,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因此,在欣赏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它的商业价值,而应该注重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艺术和文化。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非理性投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2.正确对待副本。 仿制品的出现一直是艺术品市场必须面对的问题。

“仿”本身并不意味着仿冒,而是对古代技术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乾隆时期官窑仿古器继承了古代优秀的技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它们是留给后人的古代艺术精品。 这些仿制品不能说是赝品,而是重要的文物。

不过,大量正品仿品的出现,和大家对仿品的误解有很大关系。 很多投资古董的人都认为仿品=假货=假货。 吊诡的是,他们大多热衷于收藏古瓷器。 他们通常认为文物越古老越好。 只有古代文物才有价值。 他们忽视了文物本身的工艺和技术价值,造成了只对古代文物感兴趣的情况。 但古器物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一些卖家将仿制品当作古代文物出售。

因此,我认为对待模仿的态度应该改变。 投资者应该给假货一定的生存空间。 假货不再是“假货”的别称,这将有助于解决因假货造成的市场混乱。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借鉴一些艺术品市场相对成熟的国家的经验,修改完善我国艺术品拍卖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营造交易的良性发展氛围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拍卖企业的行为,划定红线,让欺诈、洗钱等违法行为在这个市场上无可乘之机。

4、提高公众审美素质。 普及艺术教育,为艺术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长远来看,收藏家的水平将直接影响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目前,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积极行动,培养和提高收藏家的素质。 比如,一些媒体和民间机构开始为藏家提供免费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免费鉴宝。 5、建立金字塔式的收藏队伍。 现在,在一些拍卖会上,所有拍品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 因此,收藏者的范围很小。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对于整个拍卖市场的发展将是非常不利的。 为此,建议拍卖公司在征集拍品时要注意“分散”,让一场拍卖既能拍出高价艺术品,又能拍出一两件物品。 10万元就能收藏的艺术品形成阶梯结构,将吸引更多人参与,为收藏家的培养铺平道路。

艺术市场的工作者和参与者应该关注文化。 投资艺术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有关部门尽力建立诚信的市场和交易机制,为藏家打造良好的参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