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艺术教育
校外艺术教育是国民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这将成为民族艺术的象征,艺术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
01
确立艺术培训地位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和学科培训的减少,艺术培训再次成为家长的热门选择。 数据显示,双减后,选择校外艺术培训的人数较往年明显增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12个城市4-6岁儿童参加兴趣班情况的调查显示,城市儿童参加兴趣班的比例高达65.6%。 很多家长认为,要为孩子培养一种爱好、一种特长,才能获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也让兴趣班成为城市孩子生活的标配。
02
积极引导艺术培训健康发展
为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实施“双减”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的机会; 增加学生体育、音乐、艺术等课外训练的时间和机会。 、鼓励音乐、体育、艺术院校办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美育培训。 教育部还将古筝、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课程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学业要求,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基本能够拥有艺术爱好。
除双倍减免外,还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必修课,要求艺术类课程学时不少于总课程学时的9%。 美育也从“软任务”转变为“硬目标”。 艺术不再是一门兴趣班,而是一门必修课。 未来,会有更多的孩子学习艺术。
03
艺术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艺术体验不仅能让孩子快乐,还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 学习艺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注力、自控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孩子与环境发生更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主流,艺术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德智体美劳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04
艺术教育为孩子开启无限可能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教育必须关注孩子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成长随风筝而变”。
艺术教育让教育不仅服务于人的生存,更服务于人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通过培养健全丰富社会属性的人来推动社会进步。 个人世界也可以随着人类文明的滋养而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