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市场 >

市文联首届艺苑沙龙聚焦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生

2024-03-03 艺术市场

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学研究与网络文学发展中心、北京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生态”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大会邀请一线戏剧创作者、评论家共同探讨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路径。

艺术热点_热点艺术空间_热点艺术字

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谦武,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傅宪周,北京文学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文学评论家协会主任陶庆梅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国家一级高级编剧林蔚然、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文学评论家协会理事、 《文艺报》新闻部徐健,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树新风剧场艺术总监顾雷,编剧、导演田小伟,北京傲者李从洲,维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等人纷纷表示洞察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生态和发展现状,为推动北京舞台艺术创新发展、擦亮“大秀看北京”文化名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国家各级对文艺创作的各项扶持政策对舞台美术创作生态培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保存创作活力给予了有力支撑。 但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支撑和引导作用,实现舞台表演社会。 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一方面,要加大对经典或潜力剧目重排、巡演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优质剧目进入院线;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民营剧场、演出团体等的支持,鼓励创作题材和风格多样化。 性引导创作者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常见的现实问题,使创作能够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 对于文艺生态的培育,专家和创作者认为,除了作品本身,更需要关注受众群体。 受众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品味也塑造和影响着当下的文艺创作生态。 比如,北京人艺之所以一票难求,就是因为它延续了剧目、风格、观众三大传统的统一。 观众认可其经典剧目和创作风格,自然愿意去剧院观看。 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变化,云演出、云演出等形式极大地促进了优质剧目的传播和影响力。 例如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充分利用影像技术,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优秀剧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突破传统的观看体验。 此外,嘉宾们还就剧目原创版权保护、评论与创作有效互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北京市文学艺术研究与网络文学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英介绍,本次研讨会是北京市文联“艺苑沙龙”系列活动的首场。 今年,为进一步发挥北京市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深入了解北京市文学艺术界发展现状,整合北京市文联文化资源,资本加速,北京市文联打造“艺术花园沙龙”品牌活动。 活动聚焦文艺理论建设、文艺产业发展等前沿问题。 通过搭建文艺交流对话平台,为推动北京文艺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