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3 艺术市场
编者按:2017年3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以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和产业为主,详细分析了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发展环境、趋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和对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旨在为2017年中国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指引,为2018年中国艺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报告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30日,因此本研究报告不包括涵盖2016年的整体数据。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艺术品价值链在培育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拉长和延伸。 与此同时,艺术产业链也在价值链的推动下不断形成和发展。 对此,有四个基本测算数据,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艺术品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含私人购买)已基本稳定。 600亿至700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交易额(含私下交易)连续几年保持在近4000亿元,手工艺品交易额也突破1万亿元。 参与对象 从事艺术行业或对艺术品收藏、投资感兴趣的人士超过1亿人。 可以说,艺术产业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力军。
现状:社会需求巨大但消化途径和选择有限
近年来,中国艺术产业已成为全球艺术产业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仍保持在600亿至7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交易额为506亿元,较2014年下降20%。虽然2015年对大多数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但拍卖市场规模基本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 2010年,在连续下降之后,才出现大幅增长。 权威艺术品市场信息公司Artprice根据对全球3500家拍卖公司的成交情况统计得出结论:2016年上半年,全球拍卖公司共售出了25.2万件艺术品,总交易额为65.3亿美元(约434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 其中,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达23亿美元(约153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一。
《报告》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巨大的社会需求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消费结构快速转型。 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700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2700美元。相应的,消费结构转型也在加速。 其中,文化消费增长最快。 据统计,2012年,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762元,占居民支出的4.57%,增长空间巨大; 二是艺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整合能力不断提升,现代艺术产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为艺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是政策的“挤出”效应,尤其是国家出台或计划促进文化消费、不动产登记、房产税、遗产税等,也不断刺激着艺术产业的社会需求。 与这些巨大的社会需求相对应,国内还缺乏释放或消化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方式,创新手段和能力也不多、也不强。
不容忽视的是,艺术品金融和艺术品输出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缓慢。 特别是要素市场、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产业支撑体系的缺失,成为我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产业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相关产业要素规范有序流动; 第二,产业价值链的培育和形成,价值链的构建需要产业支撑体系的支持,比如产权、估值、政策等。 这两方面恰恰是我国艺术金融和艺术产业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趋势:平台化是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思维的不断深入和融合,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最初的网上画廊、网上拍卖、网上展览等,发展到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电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展示的实践。金融。 可以说,“互联网+”和创新艺术业态的发展取得了更多新的进展和亮点。 在这些新业态不断涌现、亮点不断涌现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的平台化和发展导向可以说成为了互联网与艺术品市场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甚至可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平台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艺术品产业”创新业态的基石。 (续第10版) (续第9版)
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互联网”融合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并找到市场机制与政府意愿融合的接口? 《报告》谈到了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的三个战略方向:
首先,基于艺术资源的内在特征,沿着艺术价值构建、价值发现、价值管理、价值实现、价值传递的价值链形成艺术产业链。 目前,这一产业链虽然发展迅速,但资本参与度低,产业水平初级,空间巨大。 这一定位的突破口是积极构建艺术品资源资产化和金融发展的平台体系,进一步对接金融和产业支撑体系,整合资本市场资源,为市场提供多元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 ,满足不同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二是构建基于艺术品价值延伸的产业链,如由艺术品授权、艺术品衍生品产业、艺术品产业组成的艺术服务业。 除了金融服务之外,艺术品集体保险、修复、物流、培育等服务业可以说方兴未艾,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已经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一定位的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并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产业体系的创新和再造过程,在国际艺术产业链重塑和再造过程中抓住机遇,找到正确的定位,摆脱产业链竞争。 低端地位。 突破的核心是艺术品授权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化背景下本地化创意、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结构的建立。 尤其是围绕价值建设,发展不同层次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基于新技术、新交易形态、新产业路径和新技术融合形成的新产业形态,艺术产业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新技术融合发展最广泛、最活跃的领域。未来。 因为巨大的潜在需求是技术融合和创新的场所,也是产业资本和产业技术竞争的场所,空间不言而喻。 这一定位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寻找艺术与技术融合的方法和路径,特别是依靠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和管理技术的融合,形成创意、生产的新融合、新融合。 、流通和消耗资源。 配置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率。 有两个突破:一是基于艺术产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二是基于艺术产业技术与其他产业业态的新融合、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