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艺术市场
鬼市淘宝是阿里巴巴提供的夜间拍卖自由市场。 如果您在这里找到您喜欢的产品,可以直接扫码参与竞拍。
01
3月29日至31日,阿里拍卖趣味拍卖活动——“鬼市淘宝”在北京798玫瑰之名艺术中心举行。 鬼市淘宝的创意来源于老北京传统的“鬼市”,所售商品以“稀、奇、古、怪”为特点。
这是鬼市淘宝的首次线下活动。 为了达到惊艳的效果,阿里巴巴拍卖团队从旷世在线、潍坊画廊协会、北京歌德拍卖等近20家国内知名艺术机构征集了一批“稀世珍品”。 ”。鬼市上挂满了红灯笼,再现了1970年代和80年代的古董交易场景。参观者必须拿起手电筒才能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产品。
数千平方米的面积内,20多家拍卖行和艺术机构展示了各自独特而有趣的艺术品。
过去的鬼市,买卖双方都会在天亮之前赶到那里。 目的就是为了抢着看“首品”,生怕所有的好东西都被别人抢走了,轮不到我。 现在,如果你在淘宝鬼市上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参与拍卖。
随着网络拍卖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新载体、新场景逐渐开辟线上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得更大的交易空间。 这与艺术品消费趋势的变化有关。 消费观念、艺术类型、主要消费群体的变化,共同推动了艺术与电商的不断融合。
阿里巴巴拍卖副总经理顾海林表示:“‘鬼市淘宝’专场拍卖已在阿里巴巴拍卖网上举办了数十场,将鬼市的概念从原来传统的地摊形式转变为鬼市概念。当代的、线上的。形式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也是我们鬼市淘宝“怪怪的”主题的体现。我们之所以尝试做线下活动,就是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此次活动除了传统古董之外,还有很多当代艺术品。选择798艺术区也是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体验新一代鬼市的概念。
02
为什么艺术品消费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在传统思维中,艺术被认为是一种“富人的消费”,往往侧重于投资和收藏。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既不经济也不适合。 过去艺术的狭隘性意味着大部分艺术都是在拍卖、画廊和博览会上流通。 参与这些场合的人也是经济能力较高的人,大众消费被排除在艺术品市场之外,这也限制了艺术品的流通和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展览文化的兴起,传统的收藏市场逐渐过渡到消费市场,艺术品价值的评价标准也随之提高。从单纯的作品是否少变到稀有。 渐渐地,公众参与的价值也被考虑在内,同时公众也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公共艺术消费观念。
“鬼市淘宝”将传统古玩鬼市与国内外古董店、高端跳蚤市场相结合。 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鬼市拍卖方式。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鬼市淘宝特意设置了拍卖时间:每晚10点到12点准时上架新品。 所谓奇特,是指鬼市淘宝的“稀、奇、奇、奇”四大特征。从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鬼市的概念是为了满足用户搜索的需求。在清晨寻找奇怪的、奇怪的产品。” 顾海林补充道。
但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其中,电商平台发挥了主要带动作用。
阿里巴巴拍卖在在线艺术品、工艺品、收藏品交易领域创新的“鬼市淘宝”玩法就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与传统画廊、拍卖行等高成本的艺术品商业模式相比,阿里巴巴拍卖的“线下聚合、线上交易”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信息采集和交易环节的成本。 这不仅可以打破个体经营的限制,还可以让中小企业体验到聚合的力量和好处,从而专注于提高产品质量。 消费者还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 。
电商平台进军艺术品拍卖领域,逐步将艺术品市场推向大众消费阶段,赋予艺术品更加多元化的商业元素。
03
经过消费观念的变化,艺术品作为商品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从艺术品的价值来看,体现在独创性、非实用性、不可再生性和非决定性。 从纯粹的艺术品到艺术衍生品再到艺术工艺品,都可能具有这些特征,它们都成为了艺术消费的一个细分领域。
04
由于艺术往往与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不同世代会有不同的艺术消费主体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军表示,虽然在拍卖市场上购买相对昂贵的高端艺术品的主要人群是50后、60后,但活跃于艺术领域的人北京世博会或者上海西岸世博会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中国的艺术品消费市场尚不成熟。 从消费结构来看,低价衍生品仍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在选择艺术品时,消费者更注重流行性而非艺术性。 数据还显示,随着新中产消费群体的快速增长,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并继续保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速。 这意味着在艺术品消费的供给侧,大众原创艺术家期待为自己的作品寻求更多的曝光机会,画廊/艺术品经纪市场需要新的输出平台和新的引进方式。 在消费端,消费者也迫切需要艺术品收藏、发现、欣赏的新渠道。
中国艺术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消费潜力已开始转化为现实消费动力。 随着80、90后人群成为市场消费主力,年轻艺术家、年轻收藏家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新的艺术消费阶层将形成,中国大众艺术市场正在酝酿新的拐点。
05
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去的拍卖形式太过古板、老套。 但如果拍卖变成像线下淘宝创客节、草莓音乐节那样的东西,那就非常有意义了。 这个鬼市淘宝实际上为年轻艺术品搭建了一个“拍卖行”。 它是在当前艺术消费环境中被挖掘和放大的艺术消费场景。
它既有继承,又有基于新市场、新环境的准备和创新。 这种玩法背后更大的依托在于,阿里巴巴拍卖是一个呈现艺术品消费大众化、年轻化、趣味化趋势的平台。
阿里巴巴拍卖正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基于以上的洞察,充分挖掘艺术品市场,激发新的艺术品消费潜力的探索。 不仅是鬼市淘宝,798线下亮相的首届“天猫先锋艺术节”将艺术理念引入家居装饰,意味着艺术消费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06
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艺术品电商的起步和发展恰逢中国艺术品市场大众艺术品消费的兴起。 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并引领了艺术品消费的浪潮。
归根结底,艺术品消费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尤其是线上。 比如,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作者创作权、作品权的保护; 在艺术品交易过程中,要保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的真实性,严厉处罚商家欺骗和假冒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 明确艺术衍生作品的权利和责任,并进行授权、保护和监管……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建设过程。
上一篇:美术馆与观众如何双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