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教育 >

佛陀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竟是如此神秘

2024-03-08 艺术教育

相好,是用来描绘佛陀色身庄严殊胜的神圣词语。佛陀威仪庄严的摄受下,五比丘、大迦叶尊者、须达长者等众圣皆决心皈依佛陀。鸯掘摩罗原欲刺杀佛陀,却在目睹佛陀圣容后感动至五体投地,乞求悔罪。连山中的猿猴、酒醉的狂象也因佛陀庄严的金容所感抑或而献上鲜果并悔过流泪。《心地观经》说:“金色光辉十分庄严,是发起众生爱乐心。”佛陀相好光明如此,能使多少众生因而得度呢?

佛陀庄严的德相并非天生,需要通过修行来获得。据《大乘百福庄严经》指出,每修一百福才能庄严一个相,而菩萨需要经过一百个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因其不懈的精进修行,在因地时经过九十一劫才成就其相好的业报。 佛陀的相好可分为三十二种,是他庄严的色身显然可见,而细微难察的特征则是八十种好,这些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因此又被称作“八十随形好”。佛陀的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形成了神圣不可思议的庄严之美。 揭示佛陀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的奥秘 佛陀因其精进修行才得以获得这些不可思议的神圣相好。

佛陀的三十二相是他庄严的色身所显现的特征。其中包括足下平满相、足下轮形相、手指细长相、足跟广平相等。这些相都是佛陀修行六波罗蜜、破除憍慢心、持戒、闻法、勤修行业等修行所获得的成果,彰显着佛陀引导利益、照破愚痴、寿命长远、化益众生等种种德行之美。

除了前面提到的相好外,佛陀还有指间缦网相、手足柔软相、足趺高满相、腨如鹿王相、垂手过膝相等特征。这些相都是由佛陀的修行和行为所感得,如修四摄法、衣食供养师长、勇猛精进、专心闻法等。这些相向我们展示了佛陀的慈悲柔软、大悲无上、离烦恼恶业、利益众生、一切罪障消灭等美好德行。

阐述佛陀的形象特征还有指间缦网相、象马阴藏相、身广长等相、身毛上靡相、一毛一孔相等几种。这些特征都是佛陀对佛教教典的修行与教导而感得的。例如离我慢、好惠施、断除邪淫、救助怖畏等。这些德行向我们展示了佛陀的哀悯与慈悲,能够降伏一切邪恶魔鬼,救助众生的苦难。此外,佛陀的身广长等,表示佛的名声和影响力遍及四方八面。佛陀的身毛上靡,能够令瞻仰者发生欢喜,获得无尽利益。而他身体上一孔一毛,无不是香气扑鼻,是佛以他自己的言行鼓舞众生,使他们向佛陀学习的体现。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佛教教典中还记载了佛陀的身色金黄相、身放光明相、皮肤润泽相、七处隆满相等一些特征。身色金黄相是佛陀因离诸忿恚,慈眼顾视众生所感得的特征。他的身体和手脚都闪耀着如众宝庄严的妙金色。这德相能够令瞻仰者心生崇敬,摆脱罪恶,向往行善。佛的身放光明相,是佛因发大菩提心,修无量行愿而感得的特征。佛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有助于我们消除迷惑障碍,实现一切志愿。皮肤润泽相则表示佛陀身体润滑光泽,没有任何污垢。这是因为他施予众生清洁的衣物、住处、房屋等财物,拒绝接受恶人的捐赠,而亲近智者,扫治棘刺道路所感得的特征。七处隆满相是佛陀手脚、颈项等部位隆起肿大的特征。这是因为他教导众生不虐杀,而悟道得神通,感得的德相。所有这些特征都表达了佛陀的慈悲心与涵养,启示着我们的修行与成长。

除了以上描述的佛像特征,佛教经典中还记载了佛陀的两腋充满相、上身如狮相、身形端直相和两肩相等一些特征。佛的两腋下之肉隆满柔软,这是因为他将自己珍爱的物品舍弃后施予众生所感,表达了他让众生能够消除罪障,转善修行之德。佛的上身如狮,半身广阔,行住坐卧皆有威仪,如狮子王般高贵。这是因为佛在无量世界中教导人们行仁和,远离自我,所以表现出此相,体现了他的慈悲与满足之德。佛的身形端正笔直,超过任何人体,这是因为他施药医病,守杀戒,远离傲慢所感得的德相,能够令众生法喜不停,修持十善之行。佛的两肩丰腴殊胜微妙,这是因为他修建佛塔造像、施予无畏等善行所感得的特征,表征了佛的功德无量。所有这些特征都表达了佛陀的慈悲心,启示出我们的修行与成长。

佛教经典中还记载了佛陀的牙齿有四十相、紧密相、齐白相以及两颊隆满相。佛的四十颗齿齐等平满,犹如洁白的雪片,能够令人心生清净,避免恶业,这是由于佛陀远离恶口、恚心,修习平等慈悲所感得的德相。这种妙相常常发出清香,有制止众生恶口、灭罪、享乐的功效。佛的牙齿紧密,每一颗大小一致,密不可分,象征了十善法,能够化益众生,常常表扬他人的功德,具有清净和顺以及同心眷属之德。佛的牙齿犹如金刚,齿面苍白如月,锐利而坚固,能够摧毁一切三毒。这一德相是佛在修行过程中,不断地修习慈悲、思惟善法所感得的。佛的两颊隆满,像狮子一样威武,观者可除去百劫的罪过,获得与诸佛相见的机缘。所有这些特征都代表着佛陀慧眼开创的平等,慈悲与涵养。 t-indent:2em;> 佛陀还有常得上味相、舌广而长相、声如梵王相以及目绀青色相。佛的口常常品尝到最上品的美味,这是因为他视众生为自己的子女,投身于诸善法中,回向菩提,感得此相。佛的舌头广长、柔软,能够伸展到发际,这是因为他发弘誓心,以大悲行回向法界,感得了此相。看到这一德相的人,可以消除亿万劫的生死罪过,同时获得八十亿佛菩萨的授记。佛的声音清净洪亮,如同梵天的声音,像天鼓一样响亮,也如同迦陵频伽之音,这是因为他说实话,用美丽的言语,化解一切恶语,感得了此相。听闻佛陀的声音,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而得到不同的好处,同时免于迷惑和疑虑。佛的眼睛绀青如青莲花,是因为他在生生世世中,将慈心和慈眼,以及欢喜的心意施予所有乞求者,感得了此相。看到这一德相的人,可以获得开启众生智慧之门的慈光,消除世间的苦难。所有这些德相代表着佛陀的大慈大悲,以及他对众生的涵养和回向。 2em;> 佛教经典中还记载了佛陀眼如牛王相、顶上肉髻相以及眉间白毫相等特征。佛陀的睫毛整齐有序,不乱不蓬杂。这是因为他把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用慈悲怜爱之心呵护着他们,以此感得了这一妙相。佛陀的顶端略微隆起,形似髻,这是因为他教导我们受持十善,而自己也以身作则,所以获得了此相。佛陀的两眉间有一根长一丈五尺的柔软白毫,像兜罗绵一样,卷曲而旋转,并发出光芒,故称为毫光、眉间光。这一德相是在佛经中描述他在因地时,看到众生恭敬学习三学之道而感到的赞叹和称扬。佛陀的这些德相代表着慈愿、仁爱、教化和启迪,通过观察他的身体德相,能够更加了解佛教教义中的仁慈和关怀。 :2em;> 揭秘佛陀八十种好 佛陀的八十种好是佛教经典中对佛陀身体特征的描述。这些特征代表着佛陀的智慧、慈悲和卓越。佛陀的头顶没有明显的凹陷,鼻子高挺而不突出,眉毛像初月一样美丽纤细,耳垂紧贴脸颊。他身体坚实,骨骼连接处如勾索一般。佛陀的形体像大象一样肥硕,走路时会留下足印,而手爪则像赤色钢铁一样坚硬有力。他的膝关节圆润、优美,身上洁净如玉,皮肤柔软润泽,不会弯曲。他的手指纤细而有力,指纹都隐藏在手背上,脉络深沉不显现,脚踝线条流畅,不会突出凸起。佛陀的身材刚劲优美,体表略带光泽,这些都是因为他昭示着卓越的智慧和慈悲。通过对这些身体特征的描写,我们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佛教中的仁慈与卓越,以及佛陀本人所代表的伟大精神。

揭穿佛陀八十种好的奥秘 佛教经典中对佛陀身体特征的叙述包括了八十种好,其中包括他身形满足,行走时尤其安详,面容美满,威严独具,见者感到平和安宁。他的面部适中,不偏大不偏小,面容和善,容貌端正不偏。佛陀的面色端庄而不生媚态,言行深沉,崇高而彬彬有礼。他的脐深漆黑,毛发顺着身体向右旋转,手长过膝,手足灵活自如,手掌的纹路明显,细长并且优雅,纹路完整而不中断。佛陀的面貌高洁美满,任何人都会因他而感到悦意。他的言语畅达娓娓动听,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些特征代表了佛陀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导师的卓越智慧和慈悲修为。人们通过这些描绘,更能领悟佛陀在教化、启迪、教育众生方面的卓越领袖风范。

揭穿佛陀八十种好的奥秘 佛教经典中对佛陀身体特征的描绘中,也包括了他面部的殊好。佛陀的面部宽广而美好,如同一轮圆满的满月。他言语温和,语调和悦,每一毛孔和口中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气。佛陀的容貌如同一头雄狮,行进时威严凛然,就像一只庄严的象王,他的行走优雅如同鹅王。佛陀的头发如同成熟的醉果,声音宏亮、洪亮、咬字分明,牙齿洁白整齐。舌头赤红而细长,齿缝之间毫无污垢,舌头上有许多红色的小毛。佛陀的眉毛柔软而洁净,眼睛宽广而炯炯有神,表情严肃而庄重。 这些特征不仅仅是佛陀的外貌,更是他内心崇高智慧和慈悲心灵的体现。通过深入理解佛陀的身体特征,信仰和崇拜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并遵循佛陀的教导,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平和。

揭穿佛陀八十种好的奥秘 佛教经典中还包括了对佛陀身体特征的描绘,包括他手足莲色,脐藏于内,腹部细长匀称,身姿稳重平衡,像是承载着整个世界的负重。他的身体高大优美,手足柔软洁净,身体散发着一丈长的耀眼的光芒。佛陀对一切众生都感到平等,他所说的话语温和而不着边际,有一种随性自在的自由。他所说的话无论是大小声都不会增减,他所说的话遵循一定规律,随顺因缘,按需说法。佛陀的观察超越了形态和相貌,而对于一切事物总是满足于所见,不会有任何厌烦之感。 佛陀的身体特征,诠释了他在精神和身体上的特异性。他所表现的慈悲和宽广胸怀,应融入我们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修炼之中,以改善我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愉悦。

佛陀的头发长而清雅,飘逸不乱,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旋转感和如同青珠般的色泽。这种完美的发型体现了佛陀具有高尚美德的形象。 在佛教经典上,对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佛陀庄严的相貌是毋庸置疑的。 总结一下,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是佛陀通过累积福德因缘修行而得到的色身,是修行道路上的重要内容。

除了佛陀的实际身体外,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由法身显发的应身,是为了广度有情而显现出来的幻象。因此,只有当我们认知到这些相好的缘起性空,才能真正了解佛陀的真实相貌。正如《金刚经》所说:“佛陀所说的三十二相,不实际存在,只是一个名义。" 佛教经典中记载了目犍连想测试佛陀的声音,甚至有外道使用尺去测量佛陀的身体长度,但事实证明佛陀的身体和声音不受远近或大小的约束,因为这些都只是表象,真实之佛却是无形无相的存在。用妄念来观察佛像等同于以小窥大,其可见度很有限。因此,正如《金刚经》所提到的,若以形色音声等物质条件来看待佛陀,那是走入邪见的行为,无法真正认识如来的实相。 佛陀曾经说过:“认知缘起性即可了知佛法,认知佛法即可亲见如来。”因此,当我们真正领悟到缘起性的理念时,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佛陀的实相。只有在实修佛法的道路上,我们才可能与如来实相相通,以达到彻底的觉悟。

只有当我们领悟到缘起性空和一味平等的法性时,才能真正了解佛陀的真实面貌。实际上,这种了解不仅可以延伸到佛陀的形貌,还可以包括所有万物的真实面貌。正因如此,无论是世间一切生灵还是无尽的宇宙星辰,都可以被视为佛陀的真实身影。这一切的存在都反映了缘起性空的真理,通过这一真理深入了解,我们才能领悟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真正面貌。 ——星云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