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0 艺术市场
刘野·蒙德里安在伦敦 150×150cm 布面油画 2001年 估价:1200万-2200万港元 佳士得成交:2292.5万港元
2020年香港春拍于7月12日落下帷幕,20世纪的法国艺术家在本次春拍中继续作为热门标签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当代艺术家板块不断涌现新面孔和潜力艺术家。 比如中国艺术家刘野作为新生力量,在苏富比和佳士得各有3件,富艺斯有2件。 . 现当代艺术领域的新兴力量能否与赵无极等往年的热门拍卖一较高下,还需要细细观察和探讨。
现代艺术稳步上升
2020年香港春拍,常玉《绿地四裸女》以2.58亿港元成交,高居苏富比拍卖价格榜首位。 朱德群成交首次破亿,其唯一的五屏巨作《自然颂》以1.14亿港元成交,刷新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 赵无极的作品继续稳步上演。 以“疯草时期”双巨作《20.03.60》和《19.11.59》领衔,七部巨作全部售出,总成交额达3.18亿港元。 可见,往年的三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在现当代艺术板块的成交额中仍占据重要比重。
在佳士得春拍中,常玉《盛开在蓝色花盆里的菊花》以4500万港元起拍,以1.67亿港元的电话委托成交,外加1.91亿港元的佣金。 常玉花卉题材最高价,领跑佳士得香港春拍现当代艺术板块。 此作品于2005年在佳士得以773.6万港元成交,15年间涨价24倍。 赵无极的“18.11.66”和12.11克拉浓彩蓝钻“颜岚(YAN)”成交价超过1亿港元,其中“18.11.66”以6000万港元起拍,以9900万港元落槌 由佳士得亚洲区总裁庞志峰委托,佣金1.14亿港元,为本次拍卖的第二高价。
因此,从连续数年的拍卖记录来看,这些旅法艺术家的20世纪作品成交价格涨幅依然平稳。 这一次,常玉的《青花盆菊》15年只卖了24本。 在当代艺术家刘野的拍卖纪录中,作品《孤独的海》在2007年秋拍以443.9699万元成交,1996年春拍仅拍出13.0279万元,11年来涨幅34倍。 另一幅作品《红二号》在2019年秋拍以17,543,233元成交,2016年春拍以378,754元成交,三年涨幅五倍。 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作品能与现代艺术作品相提并论吗? 目前可以多关注当代艺术品拍卖。
当代艺术继续崛起
近年来,香港拍卖市场的当代艺术品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 从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几场晚拍来看,大卫·霍克尼的《三十朵向日葵》以 1.15 亿(港元)的成交价领跑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
当代艺术晚拍共拍出12件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交额达1.004亿港元。 其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艺术家刘野的作品,郝量再次打破了其作品最高拍卖价的纪录。 当代艺术板块的11位中国艺术家,既有1960-70年代的主力军曾梵志、岳敏君、方力钧,也有近年人气不减的刘野,以及已经取得成就的贾蔼力。在国际拍卖界崭露头角的,是80年代阵营中的郝量、黄宇兴、王广乐。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专场还收录了秦琪、屠宏涛的作品。 拍卖结束后,12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以1.004亿港元占总成交额5.95亿港元的六分之一。
中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刘野,其2001年的作品《蒙德里安在伦敦》以2292.5万港元成交,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强势表现。 1995年的另一幅较小作品《红黄蓝的组合》,取得648.5万港元的佳绩。
香港青年艺术家王俊杰(1984-2019)的作品同时亮相纽约苏富比晚间拍卖和昨晚的佳士得One拍卖,其中《回家》以300万港元成交。
黄宇兴2018年完成的大型作品《闪灵》以80万港元起拍,现场和委托反应热烈。 涨价69次后,达到710万港元。 万港元,远超去年北京保利拍卖的230万元。
同样刷新个人纪录的还有陈可的作品《1955·纽约·29岁》,当晚以360.5万港元的高估价拍出,打破了艺术家保持6年的拍卖纪录。
此外,香港90后艺术家珲山琴的作品《石澳的Haze、Doodood和Mui Mui》首次亮相拍卖会,取得90万港元的好成绩,超过估价5次。
两部分是否平分?
根据刘野近年作品的拍卖记录,2020年香港春拍,苏富比和佳士得有3件作品,富艺斯有2件; 赵无极在苏富比拍出的作品有7件,佳士得3件,富艺斯2件。 虽然在拍卖总量上还有差距,但从拍卖价格的涨幅来看,刘烨的作品更为爆发。
2019年,刘野以3.13亿元的总成交额位居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榜首,是2018年的五倍多。2019年刘野作品共拍出52件,50件。件被卖掉了。 其中16件作品拍出千万元,红色系列代表作之一的《烟》以5218.2万港元的成交价刷新个人最高拍卖纪录。 2020春拍,《让我留在黑暗中》以4534.8万港元成交,创下个人作品第二高价。 同系列的小幅《让我留在黑暗中(小)》在2019年秋拍以2052.5元成交,成交价10000港元,同类型作品在今年的秋拍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春季拍卖会。 这足以说明其潜在的工作价值。
另一件大事是2019年香港秋拍的《合唱团》以830万人民币成交。 这件作品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的首笔成交价为210万人民币,几年间翻了近四倍。 在今年春拍中,同类型作品《天使合唱团》以2775万港元成交。 由此可见其成长潜力之大。
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赵无极6幅作品以4.4亿港元成交,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的《无题》以1.15亿港元成交,另有《15、02、65》成交1.02亿港元。 2020春拍7件佳作全部成交,总成交额31851.15万港元。 “疯草期”双巨作:《20.03.60》和《19.11.59》分别以11482.7万和11084.05万港元成交。 可以看出,赵无极作品的成交额持续稳定,波动平稳。
当代艺术的快速上涨能否与现代艺术作品的高价稳定形成持平的局面,需要在后续拍卖中持续关注当代艺术作品的成交情况。
上一篇:通识课程介绍 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