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艺术的呼唤北京是否准备好让6000余位来自50余国家和地区设计师的创意为其朋友圈注入新鲜血液
北京国际设计周,伴随着“开放创新”的主题,不仅将创意设计活动转化为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实践,更是青年人才培养的舞台。在京津冀70余处场所、350万平方米空间内,1000多项展览、论坛、竞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位设计师及1500多家设计品牌。国内外350万人参与线下活动,800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这次设计周凸显了北京在全球影响力上的重要地位。
本届设计周还邀请了全球22座城市代表参加由北京与维也纳共同发起的“设计名城对话”,包括英国伦敦时尚博物馆创始人桑德拉·罗德斯女爵、米兰托尔托纳区创始人卢卡·福伊斯等,他们分享各自城市发展经验。
此外,本届设计周还举办了一系列艺术展,如《致敬大师》、《萨尔瓦多·达利——魔幻与现实》,这些展览成为国庆期间的一大亮点。此外,2024年的国际合作计划也已开启,与法国艺术工会签署协议,将于明年在京举办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并与米兰儿童设计周深入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设计服务,是北京国际design week一直以来的责任。在主论坛上,就有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训练获得驾驭AI能力。同时,在航天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有数十项航天硬科技向行业公开,以期促成转化合作,这是向硬科技创新迈出的重要一步。
除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注重将技术融合进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效能。如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的预告片亮相,以及众多城市更新案例,如长辛店IP植入,让红色血脉成为城市底色;前门西区品牌首次亮相,将时尚引入历史场景,使历史文脉现代呈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与民生的发展。
虽然主体活动结束,但一些项目仍将持续开展服务,比如“青年设计100”、“艺术乡村”等,而伴随永久会址张家湾开放和中国設計博物館筹建,常态化运营将成为其特点,为新生力量调动提供平台,并形成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