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墨西哥巴洛克艺术你在场景中遇到过吗
你是否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遇见那些奇特而精彩的巴洛克艺术作品?从今年7月25日至10月15日,走进中世纪雕塑厅,你会发现屏栏后面展出的是17世纪墨西哥最重要画家克里斯托瓦尔·德比利亚尔潘多(Cristóbal de Villalpando)的作品。与欧洲巴洛克相比,这里的风格更为明快灵动,擅长使用亮色与装饰物。
《摩西、铜蛇和耶稣显圣容》,这幅28英尺高的祭坛画是当时墨西哥最重要画家的杰作之一。它代表了墨西哥巴洛克艺术,与欧洲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上半部分描绘了圣徒们裹着玫瑰色或百合色的绸衣,先知则蓄着长长的白胡子,背后是耀眼的太阳。而下半部分色调较暗,刻画了《民数记》里的一段:以色列人由于怀疑圣言而遭到巨蟒袭击。
这两幅《圣经》中并无关联的情景为何出现在同一幅画里?答案就在一位脸色阴沉的天使手持的板上,上面用拉丁文写着:“摩西在荒原上献祭蟒,人类之子耶稣也必将被献祭。”很明显,这幅画实际是比利亚尔潘多为自己绘画的正名:既可引发人的敬畏之心,又能展示艺术的魅力。
关于比利亚尔潎多生平,我们知之甚少。他最重要作品都在教堂几乎从不外借。但可以知道的是他出生在墨西哥城,大约30岁完成了上述著名祭坛画。他极有可能向墨西哥城老一代艺术家和鲁本斯风格学习过巴洛克人物画基本技巧。此外,他十几幅较小绘画进一步表明欧洲与墨西哥文化交流对他的影响。这次展览虽小,但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殖民时期艺术十分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