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之窗展现世纪变迁的色彩画卷
亚洲艺术风云:展现时代变迁的色彩画卷
无论是印象中的四季心象,还是写生纪录而得的山川美景,风景绘画作为艺术家心眼合一的创作题材,为其绘画技法和精神底蕴的综合体现。本季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汇聚了日本美术大家石川钦一郎难得一见的油画作品《风景》、杨三郎描绘日本高地日出雪景代表作、苏天赐笔下凝链初春溪岸、陈钧德富丽山溪之境、以及洪凌笔下的黄山秋韵,邀四海藏家籍由透过大师之笔,饱览丰美的时代风景。
耀眼“光之乡” —— 石川钦一郎《风景》
石川钦一郎于户外写生。回顾二十世纪美术发展,不难发现其现代化进程的基础时期是在日治时期奠定的,在此期间,“新美术运动”的发迹与推动,主要透过日籍美术教师的传授,透过实西式的美术教育,推广水彩及油画技法,使当地美术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过程中,知名日本艺术家石川钦一郎,为近代西洋美术最重要启蒙者之一,其引领使写生及现代美学观念在国内外普及,被誉为“新美术运动导师。”本次上拍的是1926年作品,《风景》,原属总督府旧藏,现在转至私人收藏,以HKD400,000至600,000估价,是他罕见的大尺幅油画精品。
《松间晴雪》——杨三郎
提及现代中国(台湾)发展,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是杨三郎。他曾先后留学法国和日本亲炙西方现代艺术灵光,并吸纳东方精华。杨三郎在1924年入读关西美术学校,与黑田重二郎学习西方印象派对光影捕捉与细腻画法,这些都影响了他的独树一帜风格。主张走出室内,让自己置身自然中,他以浑厚油彩挥洒,用色温润朴雅,将观者的视线指引前方,用层次分明构筑空间感。这件1980年代作品《松间晴雪》,因其罕见而珍稀,它表现了冬日松林静谧气息,以及太阳冉冉升起带来的温暖与希望。
凝链初春溪岸——苏天赐
作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家苏天赐于1948年回校任教,从大西南云南到甘肃、新疆等地写生,不同地域带来的鲜明视觉感受使他的创作成熟形成独特个人面貌。这件1990年的《静静溪流》曾展出于台北敦煌畫廊,是他创作重要代表作简洁构图寓情于境追求形式同时注重意象表达用勾划枯枝书法般笔意进行诗化表达江南气韵宁静淡雅东方意趣。
富丽山溪——陈钧德
陈钧德早受教林風眠颜文梁刘海粟等人致力将西方语言融入中国传统审思超脱自由色彩微妙精准抒情式最具影响使用跨越东西语汇营造充盈自然境独树海派发展。此件1989年的《山溪》收录1994年出版书册是他最早见诸文字所示作品,以HKD150,000至250,000估价,是他早期优秀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