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交易平台亿元成交无付款谁责任
近日,一宗香港佳士得拍卖案件再次引发了“拍而不付”的争议,这一现象在艺术品拍卖行业中屡见不鲜。佳士得曾以1.4054亿港元的高价成交了一件清三代单色釉官窑瓷器,但买家未能按时支付款项,导致佳士得不得不采取法律行动。这种情况对于内地拍卖行的信用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今年5月,在香港春拍上,一件价值1.24亿港元的“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被买家以极高价格购入。但就在几个月后,该买家未能履行支付义务,导致佳士得与之对簿公堂。这并非个别事件,2015年西泠印社也曾因同样问题告知一个逾期不付款的买家。
此类事件频发,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有些买家可能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无法支付,但也有可能是炒作行为。一旦出现“拍而不付”,无论是对买家的还是对销售方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有些拍卖公司会给予受邀人佣金优惠,以提高结算率。但即便如此,不少违约拖延交割的情况依然发生。在一些情况下,被告明确承认他们没有足够资金来完成交易,而原告律师则质疑这一行为涉嫌虚假宣传。
季涛研究员指出,原因复杂,不仅包括资金周转问题,也包括质量问题或价格下跌后的后悔。此外,还存在三角债的问题,即某些买家计划使用其他委托拍品所得款项来支付新购买的物品,但如果这些委托物品未能成功售出或对方未能按时支付,则造成了资金链断裂。
完善信用体系对于避免这样的问题至关重要。在国外,“黑名单”制度已被广泛采用,可以限制竞投人若出现违约行为,其信息将在多个平台上受到限制。而国内尚未建立统一机制,因此各公司维护自己的“黑名单”,但其效力有限,因为个人信息保护和不同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标准差异大。
欧阳树英副秘书长提到,尽管国内尚未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记录系统,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正在积极探讨全方位信用体系建设,与银行和金融机构沟通,以更好地引导市场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