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艺术画卷时代风景的变迁
无论是印象中的四季心象,还是写生纪录而得的山川美景,风景绘画作为艺术家心眼合一的创作题材,为其绘画技法和精神底蕴的综合体现。本季秋拍,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汇聚了日本美术大家石川钦一郎难得一见的油画作品《风景》、杨三郎描绘日本高地的日出雪景代表作、苏天赐笔下凝链的初春溪岸、陈钧德富丽的山溪之境、以及洪凌笔下的黄山秋韵,邀四海藏家籍由透过大师之笔,饱览丰美的时代风景。
耀眼的“光之乡” 石川钦一郎笔下的风景
回顾二十世纪美术发展,不难发现其现代化进程的大量时期是在日治时期奠定的。在这期间,“新美术运动”的发迹与推动,以西方式教育为基础,将水彩及油画技法普及于当地,使得知名日本艺术家石川钦一郎被誉为“新美术运动导师”。他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光线捕捉技巧上的深入研究,还通过他的学生,如李石樵等人,在日后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总督府旧藏罕见油彩之作 Lot 819
本次上拍的是石川钦一郎二次来台期间(1926年)所创作的一件罕见油画精品,并曾为总督府旧藏。该作品展示了艺术家的侧重于光线营造氛围的手法,以及对色彩运用的精确控制。这幅《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意大利南部或西班牙乡村,让人感受到明亮阳光与宁静环境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
以心画境 的时代推手 杨三郎《松间晴雪》
提及现代美术发展,杨三郎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先后留学法国和日本,对西方现代艺术有着深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自己作品中。杨三郎在1924年进入关西美术学校学习,与黑田重二郎合作,他学习了西方印象派对于光影捕捉与细腻画面的方法,这些都影响到了他的独特表现手法。
Lot 820 杨三郎 松间晴雪 油彩木板 21.5×27.5 cm? 约1980年代作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HKD : 800,000 – 1,200,000
本次登场的是1980年代约创作完成的一幅《松间晴雪》,这幅作品展现了一种浑厚而奔放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色彩运用的丰富性。尽管已经是七旬高龄,但杨三郎仍然保持着热情,他在此作品中用上了靛蓝、靛紫和墨绿等色调,用层层厚涂形成生动的地面效果和冬天特有的气息。这幅工作不仅反映出作者对理想坚持不懈的心态,也展示了一种生命尊严的情怀。
自然之灵语传统之意趣 苏天赐《静静地溪流》
作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之一,苏天赐以传统中的“写意”方式进行创作。他曾回到林风眠先生位于杭州国立艺专任教,并从云南一直到甘肃、新疆等地进行写生,从不同地域带来的视觉差异使苏天赐的小说更趋成熟,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特色。
Lot 818 苏天赐(1922-2006) 静静の溪流 油彩畫布55×55 cm 一九九〇年 作 出版1994年,《任微音.苏天赐精品典藏集》,創藝堂藝術經紀公司 台北第六十頁 来源 敦煌藝術中心 台北 亚洲私人收藏 HKD : 250,000 –350,000
此外,本节还包括了一篇关于陈钧德及其山溪系列描绘背景故事,该系列代表着一种跨越东方与西方文化界限的手法,以自由形式结合微妙色调来呈现中国式诗意气息。此外,还有一段描述关于洪凌及其黄山秋韵系列,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多样的技术手段来强调颜色的质感和空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