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成交拍卖无付款书画市场现状与未来的谜局

亿万成交拍卖无付款书画市场现状与未来的谜局

近日,香港佳士得的一纸诉状,使在2017春拍中以1.4054亿港元创造了清三代单色釉官窑瓷器拍卖世界纪录的“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再度成为焦点,也让拍而不付这一困扰拍卖行业多年的难题重新引发业界的思考。那么,佳士得如此高调及迅速地与买家对簿公堂是何原因?这对于内地拍卖行的信用建设会有哪些影响? “拍而不付”屡见不鲜 今年5月,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上,一件“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引起了众多藏家的关注,该件拍品最终以1.24亿港元落槌,加佣金后1.4054亿港元成交,打破了2004年在佳士得拍卖创下当时的清代三色釉瓷器世界纪录。根据佳士得提供的交易规则显示,买家须在 auction 结束后第七个工作日下午四点半之前悉数支付款项,但该买家却因“未能按期支付款项”被告上了法庭。

事实上,“未能按期支付款项”的情况并非个案。如2015年西泠印社就曾将一位逾期不付款的买家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其支付剩余拍卖款232.5万元和利息,以及违约金和律师费近84万元。这名买家曾在2013年西泠春季联展上通过竞投获得了一幅徐悲鸿作品《猫戏图》,该作品以170万元落槌,加之佣金,全额成交价为402.5万元。而早在2013年11月,苏富比(微博)在日内瓦举办了一场钻石专场,那里展示了一颗59.6克拉超级钻石,最终成交价达到8300万美元,这使它成为全球最昂贵钻石之一。但据外媒报道,这位来自纽约的中标者未能成功完成购买,而根据协议规定,苏富比不得不自掏腰包向原主持人退还相应金额。

对于此次事件中央财经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表示:“‘未能按期支付’已不是新鲜事,此次1.24亿港元落槌的笔触、佣金也要几千万,这场官司是值得去打”,他认为,如果与大型收藏家的关系良好,大型收藏家可能会商讨延长交割日期。大部分受影响的是那些资金周转问题严重或炒作行为明显的小规模收藏家的行为。

为了保证顺利完成交易,一些机构给予优惠政策,如若预先确认交易,则可享受更低费用。此外,有些小规模机构因为无法追回拖延时间久远且金额巨大的债务而面临破产风险。

中国艺术品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树英指出:“轻资产公司不能像生产企业那样拥有固定资产或流动资金。如果上游没有结算,那么下游的人就会因为缺乏收入而无法继续运营。”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需要采取更加严格措施来防止未来发生类似事件。在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一个名为“黑名单”的制度,即一旦出现违约,无论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限制。但国内尚未建立这种制度,并且由于不同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标准不同,不同企业之间共享信息也存在挑战。

尽管如此,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信用体系,与金融机构合作,以全方位构建市场信用的良性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