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一年学费多少探秘潘义奎副馆长的艺术生涯与中国美术馆的写生灵感
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潘义奎油画展”上,80多幅潘义奎近年所写生、创作的精品力作油画作品成为对普希金诗歌《致画家》中“一颗心总是热情激荡”的最好诠释。作为国际尼古拉·列里赫奖章唯一华人获得者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聚焦于中国西北和中西文化交流,用本真的热忱呈现生活深度关注。他不仅要做一名画者,更要用艺术发扬中华文化,产生更大国际影响。
他在俄罗斯求学期间,不断实践老师熟练的手法:“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最主要的东西,用大的、迅速的笔触,用很薄的色彩铺满画面,一下子就把色彩的空间关系拉开,然后再在大的色块里找小变化。”每天调色盘必须湿,以保持创作活力。他从甘肃画院工作后,将西部风土人情融入作品,并通过策划活动,如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与其他国家艺术家共创。
他强调绘画教育应回归写实精神,“按照片去临摹,这不是艺术规律”,而应该锻炼本体语言。每天接触到画笔,每天闻到颜料味道,是幸福;即便工作繁忙,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画家。因此,他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尖。
此次展出的《长城》《奔腾骏马》等巨幅作品,为观众带来了丰富视觉享受,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断追求真实与传统同时融合现代元素的人类形象——潘义奎。这位副馆长不仅是艺术家的使者,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使。在他的世界里,无论是绚烂多彩还是沉默寡言,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