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追踪千年陶瓷的源头之旅

  • 艺术热点
  • 2025年05月19日
  • 清代象牙艺术品中的杰作“九层宝塔”,其高达67厘米,底部宽21.6厘米。每一面六边形的塔尖上雕刻着一个弥勒佛,每一层都精心设计,有风铃悬挂于檐下,增添了一丝动感与和谐。 清代松花石砚,表现在其坚硬而质朴的外观中,这是一件工艺精湛、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 明代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不仅在造型上展现出独特之处,而且在色彩与装饰方面也显示出当时陶瓷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毛公鼎

揭秘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追踪千年陶瓷的源头之旅

清代象牙艺术品中的杰作“九层宝塔”,其高达67厘米,底部宽21.6厘米。每一面六边形的塔尖上雕刻着一个弥勒佛,每一层都精心设计,有风铃悬挂于檐下,增添了一丝动感与和谐。

清代松花石砚,表现在其坚硬而质朴的外观中,这是一件工艺精湛、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

明代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不仅在造型上展现出独特之处,而且在色彩与装饰方面也显示出当时陶瓷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大约9世纪至8世纪前)的一件重要宗庙祭器,其内壁铸有五百多字的长铭文。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一件有铭文的青铜器,也是研究商周两朝史学家们所珍视的宝贵资料之一。据文献记载,此鼎应是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被创造出来,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对后人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见证。

清代掐丝珐琅工艺,以其细腻且富有韵味的手法将珠光宝气融入到这类作品中,使得它们成为收藏家追求的一种艺术品。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玉雕《白玉偷桃双猿》,它以其精美绝伦的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和喜爱。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花插瓷盘,在设计上融合了东方与西方元素,为观者带来一种异域情调,让人心生向往。

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对后来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趣味,更反映出了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精细加工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