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美术的价值和意义吸引了50余国家和地区6000余位设计师参与设计周以创意为媒扩大北京朋友圈
10月7日,202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盛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以“开放创新”为主题,本次设计周将一系列创意活动转化为推动科技进步、文化发展、青年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在京津冀70余个地点共约350万平方米空间内举办了1000多项展览、论坛、竞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6000余位设计师以及1500多家设计品牌和机构参与。此外,还有350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而800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参与其中。
北京已成功构建起世界级的设计周网络,其国际化特色始终是亮点之一。本届设计周上,国际资源汇聚,再次凸显了北京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由北京与维也纳共同发起的“城市对话”活动邀请全球22座城市代表共襄盛举,其中包括英国伦敦时尚博物馆创始人桑德拉·罗德斯女爵、日本东京市长岸本佳子等,他们都来到了北京,与行业同仁面对面分享各自城市发展经验。
此外,本届设计周还推出了《致敬大师——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的时尚奇迹》展览,以及《萨尔瓦多·达利——魔幻与现实》艺术展,这两场展览都极受欢迎,并成为国庆期间的一大亮点。未来,2024年的国际合作计划已经开始进行,包括中国与法国签署合作协议,将于明年在京举办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并且将与米兰儿童设计周建立深入合作。
至今为止,本次活动已成功吸引了全球50余个国家2万余名专业人员参加,与12个世界著名城市和48个知名设计节建立了紧密联系,为世界范围内构建了一张完整的地图。科技成果转化成了一个关键议题,在主论坛上,有超过800万人关注这一话题,即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发展出更强的人类思维和情感注入。
正因为如此,一些专家提出,在未来的开发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人类洞察力和同理心,以这些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南。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门正在推广开设公共课程,让更多民众能掌握驾驭AI能力的手段。此外,还有一些航天科技产品向业界公开,以期促进技术应用,同时展示了一些利用AI辅助新产品,如宝宝学步鞋等,它们提供既有功能又美观的解决方案。
除了这些项目之外,还有科学艺术展,如“星河角落:步天歌”,用新媒体方式诠释天文学故事,为人们提供思考宇宙哲学的问题机会。这一切都是为了融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北京不断努力的一个结果。在一次重要论坛上,《麦克白》的预告片首次公映,该剧使用扩展现实技术提升传统戏剧体验。
最后,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许多优秀案例展示着城市更新如何植入历史遗产,比如《觉醒年代》,并且推出了前门西区品牌,使得历史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将历史背景现代化地呈现出来。这不仅提升了整个区域经济,也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虽然主体事件结束,但一些特别项目仍然持续运行,比如青年创意团队支持计划、“儿童友好”项目,以及乡村艺术品质提升计划,都将继续贡献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