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墨缘齐白石与野口勇的艺术合拍 当代水墨艺术品拍卖盛宴
在艺术品拍卖流程中,野口勇与齐白石的忘年之交被称为“合”,这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更是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一次历史性的碰撞。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独特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拍品编号:809
作品名称:《北京系列:情》
作者:野口勇
创作年代:1930年
媒介:水墨纸本
尺寸:95 x 174 公分
估价范围:600,000至800,000港元
展览详情:
展览厅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预展日期:9月28日至10月1日
野口勇以其现代主义抽象雕塑闻名,但他曾在1930年访问北京,与齐白石切磋画艺,并留下了一批重要的水墨作品。齐白石作为当时中国自成一派的艺术宗师,对野口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那段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充满创造力和启发的地方。
1929年,野口的人像雕塑已经小有名气,他接受委托为R·巴克敏斯特·富勒和马莎·格雷厄姆造像,但他渴望脱离布朗库西的影响寻找个性化风格。他的亚洲之行,或许正是为了追求个人艺术道路。这也是一场对父亲关系重建尝试,因为青少年时期离开日本后,他再也没有见过父亲。
然而,在巴黎等待签证期间,他得知父亲拒绝承认他们父子关系,这如同晴天霹雳,使得野口决定留在北京。他结识了热衷收藏当代中国艺术的日本商人胜泉外吉,并通过他认识了齐白石。尽管语言不通,但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半年时间。
齊白石《花鸟册页》(图1),1922年作,该作品于2005年售出,证明了齐白石笔下的意境深邃与精湛。此时期,野口创作出了超过百幅水墨画,被称为“北京画卷系列”或“北京笔墨系列”。其中,《母子》便是这一系列中的佳作之一,它以简洁优雅的手法描绘母亲喂奶的情景,不仅捕捉到了人物姿态,还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平静从容的心境。
此外,该作品还体现出空间与抽象概念方面 野口 的天赋,以及他如何将这些概念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他研究并模仿齊老高超笔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且别具一格的地风美学。这份学习过程不仅增强了他的技术层面,也丰富了他的灵感来源,为后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两人的主题选择不同——齊老喜欢描绘大自然,而 野口 则偏好以生活百态为题材——但他们共同点在于都受到了对方非凡构图、墨法以及浓重细腻笔触所吸引。这种相互启发甚至可以说是跨越文化界限的一种交流,无疑对双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后,我们看到 野口 在回顾这段经历时,将自己描述为「伟大中华」的追随者,这说明即使是在遥远的地方,他仍然保持着对中华文化及其传统技艺敬仰之心。而直到晚年的某个时候,当谈及那些珍贵记忆时,他希望能重新回到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那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智慧与生命力的源泉,那里就是他的老师——齊白石所居住的地方,是中国文人画最纯粹传统之地也是现代主义探索最激烈地点之一。那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地方,每一次披露,都似乎带来了新的启示、新发现,以及无尽可能性的探索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有理由相信这一经历对于 野口 而言,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世界,同时也给予他前进路上的指引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