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2021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征稿让社会更靠近力量

  • 艺术展览
  • 2025年05月14日
  •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我,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我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我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我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神奇多样的自然地貌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2021全国老年书画大赛征稿让社会更靠近力量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我,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我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我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我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神奇多样的自然地貌,从彩陶文化到丝绸之路,从敦煌艺术到民族风情,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创作的灵感。”

我出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省,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不同绘画风格的画家,我也时常会参加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展览和讲座。怀着对中国画的热爱,大学毕业后,我选择来到甘肃兰州继续求学。2010年,我如愿以偿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我说,“能到中国学习中国画,是命运给我的一个难得机会。”

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期间,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河西走廊之旅,这次旅行改变了我对中国西北的看法,让我重新了解丝绸之路,走进莫高窟这座文化宝库。旅行结束后,我创作出了第一幅有关丝绸之路的作品《在路上》,我说,“每次在丝绸之路上行走,总有不一样的心境。古代商人沿途要经历很多障碍,但大自然这份阻碍又给了我们力量,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一样,我们一直在道路上。”

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甘肃也是保存最多、最丰富的地方。在我的作品里,每一处石窟都成为了不同的共同点——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中方山石窟等等。我想,这些石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管我们的信仰有何差异,但艺术让我们更加靠近。

作为陇东学院教师,也许可以用我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灵感进行创作。我常用俄罗斯题材教他们,还希望能够启发他们新的创意,让他们从别人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如果这样做,他们或许能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或许还能开拓一些新的思维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么它都是值得推崇的事情。而且,如果这个过程能跨越边界,那就更好了,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可以一起探索人类文明共同的大图景。这是我所追求的一个梦想——使更多的人看到世界的一面,同时也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种可能性只有当人们开始真正理解彼此的时候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