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今日社会最新消息赋予力量让我们更靠近彼此

  • 艺术展览
  • 2025年05月14日
  •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冉妮娅,已经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她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冉妮娅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她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今日社会最新消息赋予力量让我们更靠近彼此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冉妮娅,已经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她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冉妮娅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她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神奇多样的自然地貌,从彩陶文化到丝绸之路,从敦煌艺术到民族风情,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创作的灵感。”

冉妮娅出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省,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不同绘画风格的画家,她也时常会参加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展览和讲座。怀着对中国画的热爱,大学毕业后,冉妮娅选择来到甘肃兰州继续求学。2010年,冉妮娅如愿以偿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她说,“能到中国学习中国画,是命运给我的一个难得机会。”

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冉妮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河西走廊之旅,这次旅行改变了她对中国西北的看法,让她重新了解丝绸之路,走进莫高窟这座文化宝库。旅行结束后,冉妮娅创作出了第一幅有关丝绸之路的作品《在路上》,她说,“每次在丝绸之路上行走,我总有不一样的心境。大自然给予我们力量,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一样,我们一直在这个道路上。”

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而甘肃也成为保存最为丰富的地区。在她的作品里,每一处石窟都成为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等都被融入她的笔下。对于这些遗迹,她这样描述:“它们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之间谐和共存的情趣,不论我们的信仰如何差异,但是在艺术面前,我们变得更靠近。”

作为陇东学院教师,我希望借助我的经验,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同学们潜能,让他们从事各式各样的创作。我经常将我所熟悉且喜爱的是俄罗斯艺术主题,与学生一起探索,使其能够启发他们新的想象力,并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尚未觉醒的小小天才。这是我努力去做的事情,也是我想要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我看来,只要有一点点好奇心,一份渴望探索真理的心,那么无论你身处何方,都不会错过那条通往知识海洋的大门。而对于那些勇敢迈出这一步的人来说,他们正站在那个连接世界的大道上——这就是我们的共同故事,是我们彼此相遇的地方。不管你来自哪里,不管你的过去如何,这些都是不重要的事,因为只有当我们开始行动起来,将自己置于挑战之前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及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

而今,当我站在这里,看着那些充满活力的孩子们,他们用色彩描摹着古老而又鲜活的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时,我感到一种无比温暖。当他们把握起手中的笔,它变成了桥梁,把两个不同的国家紧紧相连;它变成了时间机器,把过去永恒化;它变成了窗口,把遥远的地方带至眼前。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无论岁月流转,这些孩子们所拥有的梦想与热情,将永远照亮那条由他们脚下的土地延伸至整个世界的大道。此刻,此刻,即使是最微小的声音,也能引起人们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产生共鸣。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候,一切都因为你们而发生,而且一切都将因为你们而继续下去。

所以,请让这些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激励您追寻属于您的梦想。当您看到那些展示出的作品时,请不要只是欣赏它们,更请尝试去理解背后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如果您能够找到这种联系,那么即使是隔绝千里的距离,也会变得更加短暂。而当更多人踏上同一条路径时,当更多人携手并进时,那么原本分散开来的光芒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指引人类向前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关键,每个声音都是珍贵,而每一次连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期待着听到更多关于今天新闻最新消息的声音,同时也期待着见证社会随著时间不断演变新姿态。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我相信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坚持追求真理,我们就能抵达那个让彼此更加靠近的地方,即便是在遥远星辰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