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托普卡帕宫藏得了元青花瓷器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塑抛光和烧结

  • 艺术展览
  • 2025年05月19日
  •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的元青花瓷器珍藏,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塑、抛光和烧结。这些瓷器在元代中后期的景德镇开始大量烧造,并迅速取代了单色釉的统领地位,直到明洪武时期才逐渐消失。波普博士1956年的发现揭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中国元青花瓷器之一——托普卡比皇宫中的39件独特作品。 伊斯坦布尔,这座位于欧亚非交汇点的城市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这里,奥斯曼苏丹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建造了托普卡比王宫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藏得了元青花瓷器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塑抛光和烧结

土耳其托普卡帕宫的元青花瓷器珍藏,陶瓷制品常用的成型方法有压塑、抛光和烧结。这些瓷器在元代中后期的景德镇开始大量烧造,并迅速取代了单色釉的统领地位,直到明洪武时期才逐渐消失。波普博士1956年的发现揭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中国元青花瓷器之一——托普卡比皇宫中的39件独特作品。

伊斯坦布尔,这座位于欧亚非交汇点的城市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这里,奥斯曼苏丹大约在公元十五世纪建造了托普卡比王宫,而二十世纪初期,这座充满历史辉煌的地方被改造成永久性博物馆。

从各种渠道进入皇宫的10000多件中国瓷器,其中约4500件产于元朝和明朝,其余5500件产于清朝。这一丰富而多样化的地中海与东方艺术品组合,是世界罕见之宝。2005年伦敦拍卖会上,一件“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为全球收藏界所震惊。

与国内相比,土耳其馆藏品器型硕大,其外观雄浑富丽,色泽浓艳,有着繁复绚烂或豪放自然的情趣,或采用伊斯兰装饰风格。此外,这些出口至土耳其的元青花主要用于作为奥斯曼帝国王室餐具使用。

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里展出的39件元青花包括19个大盘、4个大碗、1个玉壶春瓶、4个罐子、5个梅瓶和3个葫芦瓶。大盘直径达41.5厘米,是全世界最大的;高70厘米的一对牡丹纹葫芦瓶是唯一且最高;60.5厘米的一对多棱葫芦瓶则传世无双。

中国美丽迷人的蓝白色调,让人心醉。而这些精美绝伦的青花瓷上还加饰了宝石纯金镶嵌,更显示出奥斯曼帝国统治者的对中国瓷器深情厚谊,以及中世纪时期中土文化艺术合璧之典范。

如何集中如此精美的大量.meta>Meta 青花至遥远地土耳其皇宫?这要归功于伟大的“丝绸之路”。近几十年来,从中国出土的大量meta>Meta 青花盏、高足杯等,在国外几乎找不到。而在装饰方法上,大盘上的模印和青地白花技艺也较为少见于国内出土物,它们显然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生活习惯需求而分别制作出来。

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曾经频繁交流贸易的人们留下了一段段悠久历史故事,比如9世纪巴格市商人们云集,每次交易都是从海上来的物品直接送达他们那里。在托普卡帕皇宫内,还有一幅波斯细密画描绘了一场宴请外国使臣的情景,全用的是来自中国的小小礼物——那时代令人瞩目的陶艺杰作——meta>Meta 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