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梦想成就未来社会更近一分

  • 艺术资讯
  • 2025年05月14日
  •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冉妮娅,已经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她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冉妮娅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她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俄罗斯画家眼中的丝绸之路梦想成就未来社会更近一分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国的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认识艺术和历史。作为策展人的冉妮娅,已经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了多届“心之绘旅”中俄青少年绘画展览,她在兰州接受记者采访如是说。

沙漠驼队、石窟壁画、丝路风景……连日来,500多幅具有丝路元素的绘画作品,在兰州A9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反映了中俄两国青少年对丝绸之路的理解。

冉妮娅是一位在甘肃长期生活的俄罗斯画家。她说,“甘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神奇多样的自然地貌,从彩陶文化到丝绸之路,从敦煌艺术到民族风情,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创作的灵感。”

冉妮娅出生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省,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接触到了不同绘画风格的画家,她也时常会参加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展览和讲座。怀着对中国画的热爱,大学毕业后,冉妮娅选择来到甘肃兰州继续求学。2010年,冉妮娅如愿以偿进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她说,“能到中国学习中国画,是命运给我的一个难得机会。”

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冉妮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河西走廊之旅,这次旅行改变了她对中国西北的看法,让她重新了解丝绸之路,走进莫高窟这座文化宝库。旅行结束后,冉妮娅创作出了第一幅有关丝绸之路的作品《在路上》,她说,“每次在丝绸之路上行走,我总有不一样的心境。大自然给予我们力量,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一样,我们一直在这个道路上。”

佛教文化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而甘肃也成为保存最为丰富的地理位置。在她的作品里,每一处石窟都成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从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至庆阳北石窟寺,每一处都是人与自然之间共存发展的情景。而这些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遗迹,不仅是人类智慧结晶,也成为了连接东方与西方文明桥梁。

作为陇东学院教师之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源泉激发他们无限想象力进行创作。我经常用俄罗斯艺术主题来教授学生,他们或许会发现新的视角、新鲜感受,从而启迪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我相信,只要心存梦想,无论远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让彼此更靠近,最终实现共同目标——让我们的社会更加融洽友好,更完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