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艺术展览
数字艺术发展以来,逐渐从媒体实验室走向公共舞台。 来自国内外的44位艺术家为贵州带来了一场顶级的数字艺术展览,一个名为“核聚变”的实验项目——“裂变:全球数字艺术浪潮”。
4月29日,“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展览在贵州省博物馆隆重启动,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展览以“裂变”为核心隐喻,意在比较数字艺术全球化浪潮引发的连锁反应。随着数字艺术的扩散,这种形式的嬗变。
自发明以来,数字技术已经爆发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传播到全球,为艺术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天,如何概念化“数字艺术”,思考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全球化时代,人口、技术、资本和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次展览的出发点。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1)古物的重生:考古与数字艺术的融合。 2)后生活形象:人与自然、社会、技术的联系。 3)合成人类世界:虚拟现实与真实人类世界的关系。 4)算法图像:数字艺术的含义。
从全球数字艺术的理念和方法出发,融合学术性、公共性、本土化和国际化,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艺术、考古和数字的跨界碰撞,一睹卡塞尔文献参与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例如威尼斯双年展和林茨电子艺术节。
对于观众来说,身临其境就像是陷入了美妙的数字艺术体验,对于策展人来说也是如此。 策展人张小涛在裂变展览序言中提到:“数字化让古今艺术再生,就像流动的神话让坚实的岩画充满生命。 岩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为现代艺术提供了素材,因此,在推进数字艺术展览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解读这一神秘抽象的图像,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脱胎于传统艺术的数字艺术,动静皆宜,创作过程也是一种仪式,创作者的心中也充满了宗教虔诚,信仰与重生是永恒的主题。”
数字艺术也被定义为计算机艺术和多媒体艺术。 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包括视频艺术、声音艺术、机器人艺术、互动艺术等。
数字艺术不仅是一种开放的、即时的、跨学科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多媒体的、过程性的、话语性的、概念性的、依赖于语境的艺术。 同时,也越来越倾向于与观众的互动发展。 本次展览中,展厅内设置了多种互动装置,为观众带来了艺术家对人与科技、人与社会、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裂变展不仅是一次全球数字艺术峰会,也是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科研、生产、国际与本土合作的一次实践。 展览已开放半个月,我们只等更多观众前来观展,进入数字艺术国际化的虚拟时空会议,解锁数字艺术全新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