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市场 >

人民法院新闻 陷入收藏品骗局62名老人被骗149万

2023-11-11 艺术市场

  74岁的罗奶奶平时喜欢玩字画。 2019年8月,罗奶奶接到一家收藏品公司的销售电话,称该公司正在推出收藏品理财项目,可以低价购买字画、玉器、纪念币、连体钞等收藏品,然后公司会帮助她通过拍卖高价来赚钱。 罗奶奶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感兴趣,高兴地前去一探究竟。

  到达收藏品公司后,拍卖顾问胡经理热情接待了罗奶奶。 胡经理介绍,如果购买该公司的藏品,只需支付每套2000元的拍卖费。 公司保证该藏品在2年内成功拍卖,罗奶奶至少可以获得200万元以上的回报。

  该公司还承诺,在拍卖成功前,每月都会发放一定数额的回扣。 返利发放完毕后,罗奶奶的本金将全额退还。 罗奶奶听了胡经理的推介后很感动,于是分四期购买了3幅名家字画,以及18套银盘、连体钞票和纪念币,总共花费了10.9万元。

  接下来的几个月,罗奶奶安心在家等待拍卖成功的好消息,每个月都能按时收到公司的回扣。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2020年9月初,罗奶奶再次来到公司领取返利时,发现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联系不上胡经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廖叔叔和其他61位老人身上。 2021年11月,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上述诈骗团伙中被告人胡某、王某提起公诉。 这个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收藏品诈骗团伙的真面目终于浮出水面。

  虚假包装创办“骗子公司”

  胡、王是老乡,常年一起外出打工。 他们来到重庆从事销售工作。 2019年7月,胡某找到王某,意图吸引社会上老年人成为顾客,将所谓“收藏品”夸大、宣传为升值空间很大,然后出售赚钱。 两人商量后一拍即合,于是各出资2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收藏品公司。

  胡某、王某明知该公司经营模式存在欺诈行为,为逃避警方打击,对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虚假包装。

  胡先生首先与王某商量,最好给公司找一个“名义上的法人”,这样公司一旦出了事,别人可以承担责任。 于是,两人找到老乡黄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每月报酬4000元,并招聘了销售团队和工作人员。

  随后,胡某在繁华商圈租了一间办公场地,还在公司内布置了大量字画、瓷器等艺术品,方便邀请客户参观销售。 王先生曾在拍卖公司工作过,知道拍卖需要资质。 于是他告诉胡先生,他可以伪造正规公司的拍卖资质、授权书、付款收据等手续,让客户进一步相信该公司的资质和实力。

  此外,胡某还利用客户的身份信息注册了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号码和公众账号,试图完全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但事实上,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胡、王。 王先生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和后勤工作。 胡先生负责员工培训、产品采购和日常事务管理,同时也将作为销售人员全面参与公司的产品工作。 的推广.

  瞄准老年人“主动出击”

  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胡、王就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为实施诈骗的目标群体。 据统计,作案不到一年,胡、王二人团伙就诈骗受害人62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47人。 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了。 老人被骗金额共计149万元。 于元.

   “我们之所以选择老年人作为目标群体,是因为他们有退休工资和储蓄,有更大的购买力,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有可能信任我们并购买我们的产品。” 胡某在庭审中供认不讳。

  一方面,王某通过网络从其他公司购买了老人的个人信息,然后销售人员拨打销售电话。 另一方面,胡先生还会安排销售人员在路上散发传单、宣传册,以小礼物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到公司了解投资项目。

  当老人到达公司后,胡安排的销售人员就会出来给老人介绍产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特别注意培养与老人的关系,让老人有对他产生好感,从而增强了老人对公司的信任。

  当老人犹豫不决时,销售人员会以公司领导的身份互相配合,让老人坚定购买产品的想法。 即使第一次不成功,以后也会继续以赠送小礼物的方式邀请老人来公司,直到产品售出。

  精心编制各种“销售套路”

  为了满足老年人对收藏品投资的不同需求,胡、王设计了多种不同的销售套路和销售说辞,如“定期返利”、“高价回购”、“低换高”等。 、“代拍”等方式骗取钱财。

  例如,销售人员会承诺老年人拍卖他们从公司购买的藏品,或者通过平台帮助他们拍卖自己的藏品,从而骗取他们高价和服务费。 销售人员还会承诺定期将一定比例的购买费用返还给老人,以达到侵占购买收藏品本金的目的。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藏品”并不罕见,几乎没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胡锦涛等人对此深有体会。

  据胡某供述,该公司销售的产品都是在网上低价购买的,均带有收藏证书,并标有极其虚高的推荐销售价格。 例如,一套实际购买价为300元的“十二生肖纪念币”,建议售价高达4980元; 一幅名家字画的建议售价为7000元至10000元,约为实际购买价的10倍。 。

  甚至在公司经营后期,由于无法及时收购所谓的名家字画,胡先生甚至亲自临摹字画,直接出售。 最终胡等人向老人做出的承诺都没有真正实现。 都是些骗钱的伎俩和谎言。

  骗局曝光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2020年9月,胡、王突然注销了公司,消失在老人的视线中。 逃跑前,两人解散了所有销售团队,销毁了已签署的合同和收据,只留下公司前台一名临时客服人员。 他们谎称公司最近出去进行团建培训,希望拖延时间。

  胡、王还扔掉了公司所有的手机卡,以为自己已经抹去了所有犯罪痕迹,警方无论如何也追查不到他们。

  但法网是公开的,没有任何疏漏。 罗奶奶等受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相继将胡某、王某抓获。 到案后,两人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 其中,王某亲属代退3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胡某、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虚构事实、隐瞒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依法惩处。 根据胡某、王某的犯罪事实、情节、认罪、赔偿等情况,分别判处胡某、王某有期徒刑十年零十个月和十年零九个月。 分别处以人民币15万元罚款,并责令向受害人赔偿损失。 未挽回的经济损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