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4 艺术展览
许江:所念皆山
Xu Jiang: Mountains In My Mind
2023.11.5 - 12.10
策展人:彭锋
Curator: Peng Feng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
Host: China Academy of Art, China Oil Painting Society
承办: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最葵园艺术中心
Organizer: Tang Contemporary Art, The Sunflower Art Center
展览地址: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第二空间
Location: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1st 2nd Space
2023年11月5日下午,所念皆山:许江个展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和第二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主办,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最葵园艺术中心联合承办,由彭锋策划。
展览两个空间各自以葵园如山和所念皆山为主题,共展出许江2000年至今创作的油画和影像作品一百余件。葵园如山是作者近二十年间的人生况味和存在历史。葵园守望,反复吟咏,以岁月为笔,以沧桑入画,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的命运,是一代人的精神写照。所念皆山则呈现了作者身即山川,于丘壑林木之间求真、求本、求心物。山水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是他持续深入中国艺术精神的返归之途。
开幕式现场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宣布展览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高世名,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参军,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先后致辞。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致答谢词。
原文化部副部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著名油画家、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中国美协、原秘书长徐里,中国美协、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馆党组安远远,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冬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山东艺术学院王洪禹,中国美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中国美协闫平,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公凯,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刘伟冬,著名艺术家邵大箴、奚静之、张立辰、王镛、张祖英、孙为民、唐勇力、闵学林、闫振铎、杨飞云、吴长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界、文学界、媒体界朋友和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浙江省文联处、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美术馆馆长余旭红主持。
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宣布展览开幕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吴为山因公务未能前来参加开幕式,专门发来贺信,祝贺许江在油画领域中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是葵园暖阳,翠竹清风,在美术历史上总是营建一片心灵净土,犹如梵高之于那金灿灿的麦田、莫奈之于那光影浮动的睡莲。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范迪安致辞
范迪安表示,许江是一位真诚执着、充满理想和憧憬的艺术家。几十年来,他坚韧不拔地从事艺术创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联等机构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始终以艺术家的赤子情怀在画布上耕耘。有他从上个世纪90年始探索的葵的系列,更有一大批近年的新作,从满满的宽阔的葵园到江南的绿水青山,灌注的是他对自然的向往、叩问、沉思和表达,是他对浙江大地的感悟,对雁荡山路、富春江水的热爱。这些作品既有他一以贯之的对生命的蓬勃,对万物造化的追寻,也将中国的画理、画学、画意转化为当下的表达。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生机的追寻,以及古典的意象中体会的情境。本次展览既让我们看到了许江所想表达的心灵的风景,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云山苍苍,降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我们可以共同思考中国绘画、中国油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该追寻的新方向。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高世名回忆了20年前在小亚细亚高原考察时,许江老师邂逅了一片广袤的葵园,此后他将自己的艺术生涯大部分托付给了大地上一片片葵园,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为现代国人创造了一份精神图谱。他认为许老师画山,既非风景,亦非林泉,数十年东寻西觅,辗转逶迤,他的心胸早已超出了传统文人从庙堂到山林的隐逸之风景,他更非所见即所得的写生画家。他的画面是活跃的、是鲜活的,展示出了创作时的状态,连通着做画时的创生之机、创始之气,因而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在许江老师笔下的丘壑林木之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抗争中生长出来的铿锵作响的力量。他心胸中所鼓荡的是大地原野上的风,他画面中所照见的是山河岁月。这其中既有一番历经磨难之后的通达,更有阅尽沧桑之后的天问——彼黍离离,天何言哉?历史周行不殆,有物独立不改。许江的山水是朝向艺术家的天人之际,更是艺术家的自我超越之道,正如杨廷麟诗中所云——我我周旋久,鸿蒙破晓天。
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参军致辞
杨参军回忆了与许江的友谊和艺术生涯,他认为许江从早期的后印象表现主义风格到后来的综合材料,再到现如今的山水画题材创作,这种转变源自于许江在艺术上的坚持和勇气,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许江不仅是一位画家,其艺术成就和人生理想还体现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出色的领导者,将中国美院发展成为一所学科完备、具有世界一流美术教育的学院。他表达了对许江深深的敬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致辞
彭锋认为,能进国家博物馆展览的作品,往往有明显的中国性;能在798展览的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当代性。许江老师的展览既可以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也可以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行,说明许老师的艺术体现了中国性与当代性的结合。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考虑的从来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界、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功。许江老师在绘画中完美地释放了他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只要看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的城市废墟系列,还是后来的向日葵系列,或是今天的山水系列,我们都能识别出来。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迎合,没有迁就,这些作品都是他真情实感的体现,是个人感情和家国情怀的表达,是他本人的肖像。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致辞
郑林表示,今天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盛会,同时也是许江老师在798的最重要的一次展览。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能够为许江老师举办个展是莫大的荣幸,因此,他代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向许江老师表示感谢,向前来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们表达谢意。
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致答谢辞
许江感谢到场的领导嘉宾对本次展览的支持和关心。他提到黄庭坚的一丘一壑可曳尾和辛弃疾的一丘一壑也风流,回忆自己从年华正茂、志在四方到寄情山水,从江山、天地间感悟意蕴深度和人文精神。许江表示,他的一生到今天有三座山,福山是启蒙,茶丰峡是磨炼,象山是事业所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反复呆在一个地方,可以登山临水,可以寄望远怀,王履在《重为华山图序》中写到:吾师心,心师目,目思华山,便道明了人与自然两相塑造的关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山水如是延绵,令人挂心,所以本次展览取名所念皆山。
浙江省文联处、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美术馆馆长余旭红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嘉宾合影
画者,画也。许江,一位有大历史观的艺术家,他以弈棋来隐喻历史的纵深推演和命运的波谲云诡,以弈棋之手来象征人在古今之变中那主动抑或被动的角色,创造了新的象征主义史诗,奏响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强音。从激越到理性,从天空到大地,从主客对立到心物合一,从知葵、画葵、咏葵中进一步走进山水世界,其真我与真物让人动容。
展览现场
第一空间
《葵园如山》
《烟树》,布面油画,200 × 156 cm,2018
《草风》,布面油画,200 × 156 cm,2017
《醉盘》,布面油画,200 × 156 cm,2017
《孤陔》,布面油画,200 × 156 cm,2018
《秋葵会否变红》,布面油画,280 × 900 cm,2008
第二空间
《所念皆山》
图文致谢中国美术学院
《谿山新旅图·又见谿山》,布面油画,138 × 90 cm,2023
《富春山旅图·有风南来》,布面油画,138 × 90 cm,2023
《定山春树(一)》,布面油画,138 × 90 cm,2023
《幽山》,布面油画,198 × 112 cm,2022
《树山》,布面油画,198 × 112 cm,2022
《荷花池头(二)》,布面油画,138 × 90 cm,2023
《晚风为谁而追》,布面油画,280 × 720 cm,2009
《悬葵》,布面油画,280 × 540 cm,2016
《大北京·钟鼓楼》,布面油画,180 × 180 cm,2001
关于艺术家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80年代末赴德国汉堡美术学院研修。从2001年至2020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十年。
曾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特级专家、 浙江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并获鲁迅艺术奖、 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佳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作为中国表现性绘画的领军人物,许江的作品应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国际大展。新世纪以来,创作葵园系列,在国内外多家美术馆先后举办大型个展,包括远望(2006年,中国美术馆)、被拯救的葵园(2009年,上海美术馆)、致葵园(2010年,浙江美术馆)、最葵园(2011年,苏州博物馆)、重新生长(2012年,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精神绽放(2013年,德国科布伦茨路德维希博物馆)、东方葵(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2015年,上海中华艺术宫)、葵颂(2018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东方葵(2019年,圣彼得堡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葵颂(2019年,山东美术馆)、花的山河——最葵园艺术中心首展(2020年,杭州最葵园艺术中心)、远望者——许江作品展(2023年,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等,其作品被多家国际美术馆收藏。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推动者,许江倡导创办了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中国油画双年展等一系列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学术平台。他曾担任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并策划了影像生存——2004上海双年展、生活在此时——二十九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柏林,2001年)、地之缘——当代艺术的迁徙与亚洲地缘(杭州,2003年)、 书非书——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I-IV,2005—2019年)和杭州·中国画双年展(I-VI,2010—2023年)等展览。
先后出版个人画册《棋·纸·艺》(1995年)、《眺望城市》(2001年)、《上海蜃景》(2001年)、《当代艺术与本土文化》(2002年)、《大地上》(2002年)、《远望——许江的绘画》(2006年)、《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2009年)、《致葵园》(2010年)、《重新生长》(2012年)、《精神绽放》(2013年)、《东方葵》(2014年)、《东方葵II——来自葵园大地的报告》(2015年)、《葵颂——许江作品集》(2018年)、《葵颂六章——许江作品集》(2019年)、《远望者——许江作品》(2023年)。出版学术文集《一米的守望》(2005年)、《视觉那城》(2005年)、《南山肖像》(2008年)、《本土的拆解与重构》(2010年)、《大学的望境》(2010年)、《远望者日记》(2010年)、《文与画》(2011年)、《葵园辞典》(2012年)、《葵园手札》(2014年)、《葵园评说》(2015年)《许江艺术文集》(2018年)、《南山肖像Ⅱ》(2018年)等。主编学术书籍150余种。
关于策展人
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2年入选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出版《后素》等著作,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展览,撰写音乐剧《大红灯笼》等剧本,《金融时报》《美国艺术》《艺术新闻》等对他策划的展览做过报道。
上一篇:那些real任性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