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艺术展览
展览以时间为轴,以事件、人物、作品为呈现顺序,分为《干天雷霆·心光(1921-1949)》、《胜利令·大红棉花(1949-1978)》 《风云》共有七个版块:“华南春早餐(1978-2012)”、“步步高·新辉煌(2012-2021)”,以及“广州文艺百年周年活动” 、“广州百年文艺”和“广州百年文艺经典影像廊”。
各章节的主标题采用一首粤语曲调的名称,各部分的标题采用文学艺术作品的标题,给观众带来最大的视听阅读享受。
快来一睹“新鲜”风采吧!
1、季刊《新青年》创刊号
(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康有为行书《天大乐初八联》
(广州美术馆提供)
高健国画《东方战场烈焰》
(广州美术馆提供)
李铁夫油画《未完成的老人肖像》
(广州美术学院提供)
晚清立体照片浏览器
(AD先生提供)
潘鹤的《艰难岁月》
(广州美术学院盘鹤美术馆提供)
关山月的国画《绿色长城》
(广东美术馆提供)
唐代雕塑《武士》
(唐大喜先生提供)
《白门柳》茅盾文学奖奖章、手稿及书籍
(刘思芬先生授权,广州国家档案馆提供)
《时代先锋——广州百年文艺作品展》
时间:2021.1.24~2021.2.23
地点:广东美术馆5.6.7.8.9展厅
门票价格:免费
2公斤黄金面膜
近 3000 年前的女性雕像
...快来“探索”黄金王国
2021年是中秘建交50周年。 以此为契机,广东省博物馆举办“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 在见证两国友谊进程的同时,带您探索神秘的古老安第斯文明。 探索“埃尔多拉多之谜”!
这次名为“黄金国”的展览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黄金艺术品。
与常见的金耳环、耳环不同,展览中的耳环尺寸普遍较大,直径往往有几厘米。 据介绍,当地人将大耳朵视为美丽和高贵的象征,耳孔的大小标志着其地位。
展览的重点是西坎文化(750-1375)的黄金面具,它是秘鲁西坎国家博物馆的精品藏品,代表了古代南美黄金技术的巅峰。
它的总重量达到2公斤,加上所附的真鸟羽毛,高度超过1米,宽0.6米。 据推测,展览的中心元素是一只蝙蝠,它是植根于神圣自然力量的王权的象征。
上半部分顶部饰有可自由活动的羽毛和金色垂饰,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凸显出统治者行使权力时无与伦比的神圣效果。 红色朱砂(硫化汞)覆盖了面具正面的大部分区域,象征着人类的鲜血或可以起死回生的重要生命力。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 例如,展览中最古老的一件作品是一尊女性雕像,它是曼奇文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的作品。
这件陶器上的少女发型精美,采用了当时精湛的着色技术。 原型应该是来自今天秘鲁首都利马海岸的女性人物。
在现场可以看到,雕像的面部表情似乎深思熟虑,线条处理非常流畅,工艺精湛。 与拥有数万年陶瓷生产历史的中国不同,秘鲁南部直到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才开始发展精湛的陶器制作技术。
《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
时间:2021.1.22~5.5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3号展厅
票价:50元,半票25元
想去“桃花源”度假吗?
这次展会可以让您满意
历代有关春天、春节的山水、风俗、民俗、日常生活等题材的绘画作品不计其数。
“祝福微风——明清春天题材绘画作品展”从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明清绘画作品中精选了与春天有关的题材,如古人祈春、咏春聚会、和春天的欣赏。 2021年伊始,一切都被装点得美丽。
展览中有很多精美的作品。 其中,“赏春颂”版块以春天的花卉、山水为主,呈现古代画家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北宋画家郭熙认为,画家所画的山林也应因风雨明暗、四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气氛。 春风和煦,春光沁人心脾,使人身心舒畅。
用情感去观察事物,出现在这种画面中的人物也应该是快乐的、舒服的。 他们或郊游郊野,或钓鱼唱歌,或渡水、或放牧、或耕田,形成一道独特的春天景象。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祥和和谐的理想家园,描绘了一幅“芳草鲜美,落花缤纷”的春天景象。 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清时期的《桃花源》图画。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艺术家描绘的《桃花源》形象也有很大不同。
其中黄弼的《陶渊明诗》(广州美术馆藏)较为完整地再现了《桃花源记》。
作品注重人物的组织和故事的传达。 它通过长卷的形式,分段展示诗中的不同场景。
整幅作品布局规整、严谨。 每个情节都被近距离的一块大石头隔开,巧妙地划分了故事的不同部分。 字迹墨色工整细腻,设色淡雅。
画家虽然描绘了桃花源的故事,但桃花并没有像其他类似题材的画作那样占据很大的比例,只是作为点缀出现。 艺术家用人间烟火的渲染来表达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想象,让这件作品不那么牵强、仙气,反而让我们倍感亲切。
清朝张谷的《逃桃园》也很写实。 这里不乏桃花、田野、房屋和农民。 看起来就像一个当代乡村主题度假村,让人想在那里住上几天。
清代李汉威的《桃花源图》与我们印象中男耕女织、黄发少女幸福快乐的桃花源有很大不同。
这片极其美丽的绿色景观是由两侧山间桃花盛开的山谷组成的。
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亭子里的两个对话者和一个驾船前往亭子的船夫; 路上还有一个行人,带着一个抬着酒坛子的仆人。
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稀疏的村舍在哪里? 好像看不到啊
美术馆专家解释说,大概从元代开始,桃花源画的创作就呈现出延伸桃花源意境的倾向。 他们不再一味忠于陶渊明的文本叙事,而倾向于独立创作。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这里是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闲游之地,“桃花源”已被淡化成抽象的意象。
明末清初画家陈友的《桃花源》扇子,捕捉了武陵渔民进入桃源洞的瞬间,也描绘了洞内的情景——一位老人手执棍杖,手握宝物。红衣男子。 孙子慢慢地向前走去。 远处,云雾笼罩的山谷里,两间茅草屋的屋顶裸露在外。 画面很简单,是一个乡村小场景。
桃花源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是忙碌生活后的精神休憩之地。 即使自己不会画,跟随这些画家的笔触,进行一场触手可及的心灵之旅,似乎也不错。
《福和风——明清春天题材绘画作品展》
时间:2020.12.30~2021.3.20
地点:广州美术馆一楼中国古代画馆
门票价格:免费
甜蜜的生活
岭南好果子跃然纸上
说起岭南风光,岭南美味的水果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岭南美味水果不仅是岭南地区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更是一种对甜蜜生活的向往和状态,画家的画中亦是如此。
“甜蜜生活——20世纪以来岭南风情研究展”全面研究上世纪以来岭南地区的历史瑰宝和人文理念,涵盖居廉、居超、高剑父、高其凤、陈树人、经典赵少昂、关山月、李雄才、王兆民、杨志光、林凤苏等艺术家的作品,并特邀郭芒远、陈永强、方楚雄、梁如杰、李金坤、王勇、黄伟力、张彦、方图、周郑良、郑阿派、林澜、徐敦平、张彦钦等艺术家创作题材。 展出作品约120件。
本次展览分为“珍果初熟”、“硕果累累”、“桃李新派”、“悠长乡愁”四个单元。 以时间为线索,聚焦具有岭南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同时回顾20世纪。 岭南画派的艺术创作围绕“善果”展开。
中国传统文化中瓜果作为吉祥寓意的观念由来已久,并发展成为千百年来永恒的艺术主题。
以瓜果为主题的作品,充满了无尽的生活气息和绵绵不绝的生命魅力,传达了收获的喜悦和辛劳的艰辛,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愿景的缩影。
居廉对南瓜果的写生是他绘画技巧的精髓。 他对粉末和颜色的使用一丝不苟且现实。 此次展出的作品《石榴扇》,写工兼备,色彩浓淡恰当。 他以他的创作方法和淡雅的审美风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在其作品《秋趣家》中描绘了一个巨大的冬瓜。 但仅将藤蔓和冬瓜的一角剪掉,以黄金分割构图置于画面中央。 冬瓜是用一排蘸着浅绿色的笔写的。 瓜身呈白色,显得透明、明亮。 瓜身上还点缀着一只螳螂。 瓜的前部向下弯曲,在很短的距离内就可以看到。 可见艺术家博采众长的中西风格,古今交融的笔触。
这些表现自然情趣和吉祥寓意的作品,承载了艺术家朴素、高尚、贴近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人们对甜蜜生活的美好向往。 它们在地域艺术史上形成了一条明显的主线,成为当前同一主题的创作。 可供参考的重要文化资源。
《甜蜜生活——20世纪以来岭南风俗研究特展》
时间:2021.1.22~2021.2.23
地点:广东美术馆1~4号馆
门票价格:免费
传说中的“黑石”
是从广州出发吗?
详情请参阅本次展览
大约1200年前,在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波斯湾、东北非等地区的“广州通海一路”上,一艘不知名的阿拉伯商船满载着中国货物,在返航途中不幸沉没。 和这条繁忙但危险的海上航道上许多不幸的同伴一样,它在海底默默地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1998年,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附近沉没的沉船被发现并随后打捞。 由于它位于一块巨大的黑色岩石附近,因此被命名为“Batu Hitam”,中文译为“黑岩”。
“黑石”号沉船出土文物6万余件,包括陶瓷、金银器、各种香料和日用器皿等。 是海外发现的规模最大、最精美的一批唐代文物。 目前大部分收藏于新加坡博物馆,国内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也有百余件(套)。
1月26日在南越宫博物院开幕的“漂洋过海——以广府为中心的九世纪贸易陶瓷特展”上,68件来自“黑石”沉船的文物向广州观众展示,这艘船传说中的沉船故事再次被讲述。
“黑石”出产的器物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产的陶瓷,包括长沙窑、邢窑、越窑、巩义窑、水车窑等名窑的产品,有力地证明了陶瓷当时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流商品。
至于“黑石”号从中国哪个港口起航,此前不少学者倾向于扬州。 因为扬州在城市考古中发现了大量的长沙窑遗址,足以证明它是长沙窑瓷器的重要出口口岸。
不过,在开幕式上,南越故宫博物院院长全洪、副馆长李早新等专家表示,现在有大量证据表明,“黑石”号启航的可能性距离广州不小。
首先,在广州近20年的城市考古中,全市多处地方都发现了长沙窑瓷器的遗存,说明广州当时也是该种瓷器的集散地;
其次,“黑石”上还发现了许多明显是广东地方窑炉出产的器物,如产自粤西北的云南、德清、封开等地的黑陶罐。 大多市场价值不大,且分布相对分散。 分散应该是船员和乘客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我们应该能够合理推断,很多船员和乘客与广东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从地图上看,长沙窑瓷器运往广州和扬州的距离相近。 但如果是开往东南亚、西亚、非洲东海岸等地的商船,在广州装货最为方便。 如果去扬州的话,要花很长时间。 走很多海上航线没有必要,风险也大大增加;
第四,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广州是包括各地陶瓷出口在内的许多大宗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和外贸口岸之一,并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 。 因此,近期“黑石”号从广州启航的说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
凌波洋——
上一篇:中国艺术史图鉴集完整版
下一篇:法国艺术学院雕塑院士作品在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