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艺术展览
为助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下称“三都县”)“水书”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传承水书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为主题,通过水书习俗交流和水书书法研讨活动,充分展现“水书习俗”项目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水书作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品牌影响力,水书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在 “印象水书、文脉三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水书习俗”交流暨水书书法培训创作系列活动的基础上,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协同贵州省三都县书协开展水书创作学术交流活动,响应贵州乃至全国关于水书世界申遗创作、宣传工作,为“水书“世界申遗助一臂之力。
为发扬乡村振兴点对帮扶精神,开展文化艺术交流,由黄埔区政协书画室、黄埔区文联等单位指导,黄埔区书法家协会和贵州省三都县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水书书法艺术黄埔作品展》,8月3日上午在黄埔区图书馆(香雪馆)举行了开幕仪式。
黄埔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梅声洪,黄埔区政协陈少初、彭志文,区政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郑卓文,黄埔区文联党组、主席徐申泉,黄埔区总工会常务陈志伟,南岗街道党工委吴航,贵州省三都县文联原主席杨胜超,三都县书协主席、水书非遗传承文化中心主任潘洪诚出席开幕仪式并参观了作品展。参加开幕活动的领导嘉宾还有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陈春盛,广州市书法家协会江泽桂、任斌强,黄埔区书协名誉主席、区老干大学校长黄一汉、黄埔区武术协会会长何业良。黄埔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欧杰主持了开幕仪式,黄埔区书协会员、区政协书画室成员和书画爱好者约100人参加活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艺术创作,在祝贺水书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之时,进一步为水书习俗世界申遗展开“水书习俗”交流暨水书书法研讨、创作、宣传、交流系列活动。
三都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书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被称为“水家人的易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巫术用书。水书就是各种鬼怪魂灵、各种禁忌事项及各种避邪驱鬼方法的集成,水族人民丧葬、祭祀、婚嫁、营建、出行、占卜、节令、生产等,一举一动都受水书的制约。因此,在水族的社会生活中,水书具有广泛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水书的图画、象形、抽象的特征和文化历史现象断定,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孓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水书文字与甲骨文有着太多的相似和功能。其揭示了水书悠久历史和与甲骨文、金文的众多内在联系。所以引起了外民族众多资深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如莫友芝、岑家梧、李方桂、张为纲、林明璋等先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先民创造了自己独特而多彩的文化。水书是水族人的文字,也是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书文献是水族人民的珍贵典籍,2022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韩国安东市召开,中国申报的“贵州省水书文献”项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填补了贵州省在该目录中的空白。这次活动以“追寻古文字活化石,传承水书文化”为主题,通过水书习俗交流和水书书法培训、研讨活动,充分展现“水书习俗”项目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水书作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品牌影响力,将水书习俗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美学巧妙融合,让全国的专家学者、书法爱好者参与到“水书习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利用中来。在保留项目的本真性的同时,展示项目的新时代风采,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下一步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打下基础。
本次《水书书法艺术黄埔作品展》共展出49名作者的70件作品。作者们深入专研水书文字,运用传统书法创作形式,创作出水书的”楷法、行草“作品和篆刻印屏,异彩纷呈。所展作品得到了贵州水书专家的高度赞赏。8月8日展览结束后,作品将运至贵州三都县,9月份将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水书联展。同时,举行”水书习俗“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本次水书展览系列活动得到了黄埔区委、区、区政协的大力支持,贵州省三都县会、县政府发来了贺信,祝贺展览系列活动成功。
下一篇:院藏清代歴史文书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