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艺术展览
科学技术对当今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专业正在逐步深化与科技的合作。 近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大量成果进入艺术和设计领域。 加密艺术和虚拟宇宙也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距离本刊2017年策划《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已经过去五年了。如果说当年面对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冲击”时人们还相当震惊的话,那么当人们面对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冲击”时,却还是有些犹豫了。讨论其价值定位。 那么在艺术与科技的合作更加广泛、更加密切的今天,当科技思维和手段被注入到艺术创作、传播、消费、收藏等各个方面时,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如何看待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供讨论的问题。
毫无疑问,自古以来技术就对艺术产生着影响。 它自觉不自觉地为每个时代的艺术演进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支撑。 如今,与新技术的融合实验并不意味着艺术被新技术吞没。 相反,它体现了艺术不断自我扬弃的前卫性。 技术可能不再只是一种工具。 它对人与世界及其关系的不断更新的认识,以及科学本身的哲学理念,也正在为艺术的多元化成长提供养分。
人们今天的担忧更多是基于对自己可能已经进入的后人类状态的后见之明:机器无处不在,机器和人类可能难以区分,人类的主体性是否已经不复存在? 但我们仍然坚信人类的主观价值,坚信艺术作为人类探索、理解和表达世界的智力手段,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思和警示技术迭代和变革带来的危机。技术控制。 同时,技术也需要艺术为其提供想象的源泉,因为任何新的理论、新的模型都需要以此为基础,正如智能机器的出发点都离不开一个理想主体的富有想象力的设计。正如“新世界”和“新秩序”的虚拟世界也离不开艺术想象和创作。
本期选题得到了彭峰、张干的创意支持。 我们衷心感谢您! (冯梦媛)
图片来自网络(已处理)
本期内容【热点回顾】:
张嘎:艺术的意义在于创造每个人自己独特的宇宙/孙佳
关于虚拟宇宙的艺术想象/彭峰
短暂与永恒——艺术与科技关系的思考/张干
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技术反思——以四位艺术家的实践为例/李真
技术、现实与当代艺术——面对数字时代的艺术反思与实践/李晓楠
从“线上”到“链上”——关于加密艺术身份属性的思考/王志祖奈久子
元宇宙——计算艺术未来发展的新生态/高峰
生物艺术在中国/魏莹
(本文最初发表于《艺术观察》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