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 艺术展览
春暖花开,大运会前夕,成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S”艺术季拉开帷幕。 “S”不仅是成都大运会(体育)的预兆,也代表万物生长的春天。
春季开幕的“S”艺术季包括两个个展:“抽象与观念:身体、行为与后现代——王易纲作品展”和“万物相遇:JUJUWANG个展”。 前者侧重于大型装置,后者侧重于架上绘画。
王易纲作品展览现场
两次展览均在成都美术馆B区(当代美术馆)举办。 黑龙江艺术家王易纲色彩斑斓的油画将一楼展厅装点得仿佛被打翻了春天的调色板,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绚丽的色彩盛宴。
从具象绘画的学习阶段到狂野抽象绘画的创作,62岁的王一罡经过40多年的风格演变,抛弃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用身体创作和色彩进行艺术对话,逐步构建“反身”风格。 抽象的抽象”,具有后现代审美意义的抽象。
王易纲作品《K29》
展览的百余件作品、文献和影像资料不仅系统梳理了王一纲四十年来的创作历程,还着力探索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当代绘画的脉络和线索。
在美术馆三楼B4、B5、B6展厅展出的“JUJUWANG个展”中,艺术家王珏珏以自然、人类与艺术的对话为主线,引发了大家的共鸣。通过不同作品所承载的情感和表达对自然的兴趣。 谐振。
JUJUWANG个展现场
王珏珏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个个尺寸巨大,同时又充满诗意和美丽——直径十米的“雪花”上,一排排小蚂蚁蜿蜒向北; 黑暗的房间里,一艘钢丝制成的小船在航行。 满是散落的花球。
《向北》:雪花上一排排“蚂蚁”
最受观众喜爱的《云屋》是艺术家用激光在傣纸上雕刻出特定图案的作品。 通过光的反射,变成光影变幻的室内“云屋”。 为了保护轻便易碎的作品,“云屋”采取了有限容量的近距离观看方式。 观众们也来到“云屋”门口排队。
《云屋》
还有一个有趣的装置叫做“特别的一天”:许多装着各种物品的帆布袋从天花板上垂下来。 据馆长介绍,共有99个袋子。 艺术家亲自将一周7天的日期、地点、天气等信息绣在每个包上,然后将自己这一周使用过的一些物品放进去,作为生活的提醒。 另一种记录方式。
两个展览将持续两个月左右,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 有意参观的观众可通过成都美术馆官方微信提前预约。
红星新闻记者乔雪阳 摄
(下载红星新闻并提交报道即可赢取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