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征稿启事书画作品走进物品市场
王铎自作七律,展现清代书法的演进之路。近日,“书道中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征稿启事”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通过经典生动的叙事与珍贵的展品,展示了收藏和学术研究成果,并加强了馆藏与馆际间资源研究与活化,培育品牌效应,增强持续影响力。
清代书法大致形成了浪漫主义洪流、帖学书法以及碑学书法三重格局。明末清初,书法继承了明代中期的浪漫主义,以张瑞图、王铎、傅山为代表的人物往往营造磅礴气势和激荡线条运动节奏,不断将自然风采中的神韵融入作品。
康熙、乾隆两朝,由于帝王偏好,使得朝野上下仿董赵成风,或二王及董其昌,或效米芾,有帖学盛行。笪重光等人学习董名家,而张照等人学习赵名家构成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精彩面貌。
随着靡弱妍媚之风流行,帖学日益狭隘逐渐衰颓,但伴随金石碑刻发现增加,热心金石考据者不断开拓审美视野,如万经、何绍基等人出现新突破、新范式。
“帖学”与“碑学”相互依存,此消彼长。在金石鉴藏成风的格局中,一方面走向极端僵化;另一方面反叛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以民间俗刻拓本为范崇尚北朝碑版,最终发生质转换,将审美观念从以妍为美转变为以朴为美,使得碑学成为典型风格。
江苏省美术馆与南京博物院合作策划“书道中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征稿启事”,精选百余件名家名作,以取精用弘勾勒出清代书法嬗变演进之路。本次展览秉持以展促藏、以藏促研理念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在活化典藏基础上,为弘扬优秀文化提供动力。这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