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热点陈翔中国画作品展在敬华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展示了他精湛的山水画技艺
艺术热点:陈翔中国画作品展在铜仁路92号敬华艺术空间隆重开幕,展示了他精湛的山水画技艺。展览共展出五十余幅由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创作的山水画精品力作,有手卷、册页、立轴、扇面、小品等多种形式,可以说是陈翔近年来最大型的精品之展。
展出的山水无论是《访瀑图》、《清溪泛舟图》、《秋山高士图》,还是《山水四屏》等,无不是笔墨点线疏松空灵,幽淡简逸,意境高雅,用笔爽利,设色沉稳而不失明快,诚当代山水画大家气象。大山大水之外,展览中还包括一些小品如《古人诗意图册》,体现了陈翔对文人画的新探索,画中人物寥寥数笔,神韵天成,表现出自然情致与精神境界已入化境,没有青绿层染的繁复、含蓄和清丽,而是纯粹的情感表现更加轻松自如和朴实。
他的笔下题材依然是历代先贤们乐此不疲的万壑松风、林泉清音、空谷幽泉……其实,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似同实异的表相中畅想着对人生生命宇宙哲思和关注,这也是山水绘画历经千年的长盛不衰根本原因所在,此次展览将向大家全面呈现陈翔近年来对艺术思考与收获。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有物质存在,还有精神内涵。因此,在中国文化里,“溪流潺潺”既指自然美景,也指精神追求。而现代性带来的变化,使得这些传统元素被重新解读,从客观写实到抽象表达,每一种方式都代表着不同的审美价值。要回归到传统意义上的“溪流潺潺”,就需要克服这种矛盾,让自然与精神融合为一体。
作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的一员,由于小学时便开始学习书法,他深厚的地基功底为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从事工作期间,他把文学与书法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爱好与职业相结合,将个人的情感投入到每一幅作品之中,使其充满了独特的情趣和深远的情怀。他的作品以色彩鲜明而非媚俗,以意境深远而非晦暗,以风格清秀而非俗套,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一种个性的审美情趣,有一种书卷气独树一帜于海上绘坛。
评论家江宏认为,“舍去了青绿程序,更直接贡献自己情性方面因素,即便更便于披露本色”。邵琦则认为,“他并非刻意承传或创新,只是一种宣畅心态的手段”。正因为如此,每一次走进这位作者的大师傅世界,都仿佛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让人仿佛能触摸得到那份悠闲宁静。这场盛大的艺术盛宴将持续至12月17日,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