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的力量让陕北李岩艺术展如同火山爆发震撼人心真挚之情拙朴之风不仅见证了艺术家的坚韧也昭示了文化

  • 艺术资讯
  • 2025年05月19日
  • 李岩的画作,正如他的人生般真挚而拙朴。他的艺术展,如同一场时间的穿梭,让人回味起那些与陕北土地深深相连的岁月。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丈量,更是对周围世界深度交往体验的衡量。 在诗人的笔下,年龄有两个计算坐标:自然年龄和孩子出生的那刻。前者记录了个人的生活体验,而后者则揭示了与他人和世界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在我的记忆中,李岩一直是我生命中的参照系。我今年37岁,小孩刚好4岁

中国美协的力量让陕北李岩艺术展如同火山爆发震撼人心真挚之情拙朴之风不仅见证了艺术家的坚韧也昭示了文化

李岩的画作,正如他的人生般真挚而拙朴。他的艺术展,如同一场时间的穿梭,让人回味起那些与陕北土地深深相连的岁月。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历的丈量,更是对周围世界深度交往体验的衡量。

在诗人的笔下,年龄有两个计算坐标:自然年龄和孩子出生的那刻。前者记录了个人的生活体验,而后者则揭示了与他人和世界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在我的记忆中,李岩一直是我生命中的参照系。我今年37岁,小孩刚好4岁。当我重读李岩先生创作于1997年的诗歌时,我特别留意到了1991年前后的作品,那时我还是一个孩子,而李岩先生正处于自己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时期。

1989至1992年间,是“陕北谣曲”创作高峰期,每一首都如同精心雕琢的小巧之物,它们简练、和谐,却直抵现代派的心灵,不染俗韵,以其质朴清醒、活泼坚定的风格吸引着人们。在那个时候,诗人与诗融为一体,他们明净亮堂,就像缪斯之神降临一般,“谣曲之王”横空出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1995年到1996年,李岩先生开始转变自己的风格,他写下的《北方叙事》、《允许》等作品,便完成了风格上的转型,也使得他的语言更加沉郁顿挫、雄健锐利。这期间,他不仅将自己的声音锤炼成尖刀,还让整个文化领域也受益匪浅。

同时,在这期间,他还用炭笔提炼纯粹的情感,用素描来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事物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他以一种稚拙而又自然的手法,使得这些素描充满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让我们仿佛再次聆听那些古老而又新鲜的声音。

如果说素描是诗歌延伸的话,那么对于李岩来说,这是一种错误理解。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表里澄澈,只是在不同的媒介上展现相同的心境和情感。他的画布上的每一次涂抹,都像是继续吟诵古老谣曲一样。而这些画作所蕴含的情感,与早年的“陕北谣曲”并无二致,即质朴嘹亮,又不失现代派气息。

就这样,一位在沙漠边缘长大的艺术家,以一种大道阔路、常识通识却不取捷径的心态,用语言技艺安身立命。而他的艺术,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生哲学——保持节奏、慢慢地行走,并且用这种节奏去影响周围的事物,最终达到内心平静与外界接轨的一种状态。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真挚,就是那种拙朴不可及的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