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6 艺术市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孙杰
近日,长江商学院在北京发布了“MM中国艺术品指数”,可以为投资者追踪中国艺术品的市场走势和定价提供更多参考。 指数显示,吴冠中作品的流动性是近20年来最好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品收藏持续升温。 根据2021年巴塞尔艺术展和瑞银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国占全球艺术市场的20%,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据Statista统计,2022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将为678亿美元。 中国艺术是指大中华地区及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作品,其表现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跟踪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MM中国艺术品指数应运而生。
该指数由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梅建平、纽约大学退休教授迈克尔·摩西、上海社会科学院退休研究员蒋国林共同研究编制。 它包括价格指数、景气指数、流动性指数和艺术家人气指数。 四项指标的目的是为中国艺术品市场提供科学、系统、可比的指标体系。
MM中国艺术指数采用了苏富比、佳士得、富艺斯三大拍卖行在北京、上海、新加坡、巴黎、伦敦、纽约等六地的拍卖记录。 数据来源于这三大拍卖行的官方网站和权威艺术品信息平台artprice。 样本取自1988年至2022年间在三大拍卖行反复拍卖的大中华区及海外华人艺术家共327件作品,其中吴冠中148件、常玉128件、常玉328件。赵无极. 拍卖成交价格,平均成交率为85%。
MM中国艺术品价格指数显示,已从2000年初的1上升至2022年底的12.8,23年累计上涨11.8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7%。 其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13年、2014年至2022年。第一阶段,受互联网财富创造和中国入世后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牛市,该指数从2000年初的1上升到2007年底的9.7,8年间增长了8.7倍。 第二阶段,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市场下跌26.5%,随后回升至2013年底15.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9%。 第三阶段,受全球疫情、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市场走势出现下行趋势,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3%。 该指数还显示,2023年春季拍卖市场将下跌4.7%,较过去两年明显放缓。
流动性指数旨在衡量艺术家作品的流动性。 它由三个指标组成:拍卖年数、交易率和流动性。 拍卖年数统计的是艺术家作品在2000年至2022年间被拍卖的年数,成交率统计的是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成交率,流动性是拍卖年数和成交量的组合速度。 指数显示,2000年至2022年的23年中,吴冠中作品有22年被拍卖,成交率为91.9%,流动性为87.9%。 流动指数排名,从2000年到2022年,作品流动最多的三位中国艺术家是吴冠中、赵无极和常玉。
中国艺术具有良好的抗通胀特性。 梅建平认为,中国艺术品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在当今全球流动性时代具有良好的抗通胀特性。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不断增加,对中国艺术品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从而推动市场进一步走高。 他还建议艺术品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不超过个人财富的10%。 艺术品投资虽然从长远来看是高收益的,但它的第一个特点仍然是高风险,所以一定要做长期投资。 要有心理准备,只有长期投资才能在这方面有所收获,因为拍卖的交易成本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