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展览 >

展现艺术魅力展现时代气息坚持两个创新共创辉

2024-03-07 艺术展览

展览艺术品_展览艺术家_艺术展览

张高军、欧阳涛的漆画《东方大纲·红云》。

展览艺术品_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家

张宇辉的漆画《温暖》。

展览艺术家_展览艺术品_艺术展览

杨丽文的漆画《巡游》。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家_展览艺术品

孙思孟漆画《中国棉花》。

展览艺术品_展览艺术家_艺术展览

龚毅漆画《宝妈》。

漆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正在世界的艺术花园里绽放。 今年夏天,一些美术馆推出了以漆画艺术为主的主题展览,凸显艺术魅力,展现时代气息,引发观展热潮。

立足传统、持续的文化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生漆的国家。 浙江萧山跨虎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证明,中国漆艺至少已有8000年的历史。 漆艺也成为人类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发展深深地留下了文化“胎记”。

中国现代漆画脱胎于传统漆艺,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年轻的绘画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李志清、沉甫文、庞薰琹、蔡克桢、王鹤举、乔世光等一批漆画先驱的努力和传统艺术家的不断探索,漆画经历了从器皿装饰向纯粹绘画形式的转变,实现了观念的突破和语言的转变,建立了自己的绘画审美观念和造型语言体系。 进入新时代,漆画创作发展如火如荼,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品质被更多人认可和喜爱。 《问漆——福建省美术馆漆艺作品展》多角度呈现了从工艺漆到艺术漆的过程。 展览展出近百件作品,展现了不同时期漆画艺术的创新探索。 同时,策展人对传统漆艺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扎实、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并在展厅中呈现,让观众深入了解创意。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漆画艺术的传统和风格。 进化。

漆画以漆为主要媒介,运用各种漆材料,通过堆漆、雕漆、嵌漆、雕漆、绘画、泼漆、改涂、磨漆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工艺,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 。 漆画丰富、温润、雍容、庄重、神秘、深邃的东方美学内涵和艺术语言,是漆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类型的重要特征。 漆是画的基础,画是漆的灵魂。 当代漆画创作者坚持充分发挥漆画的材质特性,凸显漆艺术语言的魅力,弘扬中国美学精神。 在“‘秦好漆’陕西省第二届漆画展”上,胡玉康的《和》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民间剪纸语言融入漆画创作中,充分释放了材质的张力,构图和色彩独特。 丰富,辅以装饰手法,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格。 在“第十届黑龙江省漆画双年展”中,多幅作品以北方雪景为表现对象,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凉的审美意境。 例如,白斌和傅伟分别创作了写实风格的《墨寒山》和《融雪》。 两者均采用立体造型和蛋壳镶嵌艺术手法,展现东北雪域风光,表达创作者内心情感。 ,传达大自然的诗意之美。

继往开来,彰显时代魅力

近年来,漆画创作者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同时,努力创新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为漆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近期的漆画展上,集中呈现了各地漆画创作的最新成果,从中我们可以一窥漆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把握时代主题,深入生活场景,在实践中升华意境,是新时代漆画创作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组织的学术品牌展“第六届全国漆画作品展”中,展出作品的主题包括大好河山、工业建设、人民生活等,不仅体现了创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敏感观察和精准捕捉,也体现了艺术家全心描绘时代、热情歌颂人民的艺术自觉。 例如常山的《青春舞动》和陈雨菲的《孤独而快乐》都关注当代都市生活,善于将年轻人细腻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画作中,表达创作者独特的艺术感受。 张高军与欧阳涛合作的《东方港·红云》描绘了一艘大渔船停靠在码头休息的场景。 漆画的温暖厚重与画面温暖静谧的基调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新时代美好生活。

秉承开放包容的创作理念,漆画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 许多漆画创作者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绘画语言的优点并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拓展了漆画的艺术表现空间。 这些特征都直接投射在展览作品中。 有的运用具体的写实手法和抽象的表现手法,有的借鉴装饰手法和民间艺术形式,有的引入新材料、新概念。 色彩缤纷的外观充分展现了漆画艺术的包容性和创造力。 例如,在“‘黄河安澜’第二届陕晋甘三省漆画邀请展”中,胡解斌的《城门》试图冲破传统界限,打破固化的艺术观念,用意象的表现手法,探索充满个性。 艺术语言和画面质感营造出丰富的质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在“第八届安徽美展漆画展”、“2023江苏漆画邀请展”等展览中,展出作品或画或雕、或磨或染、或拼或贴,力求在创新中寻找漆画的工艺画与画之间的平衡,充分展现了漆画的特殊韵味和神韵。

近期举办的漆画艺术展,不仅为系统梳理中国漆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成功经验提供了参考,也为漆画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强化团队,激发青春活力

自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正式设立漆画独立展区以来,漆画创作团队不断壮大,地域风格逐渐形成。 不少地方的美术家协会都成立了省级漆画艺委会,引导漆画的繁荣发展。 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漆画专业,教学体系日趋完善,青年人才不断涌现。 在近期的漆画艺术展览中,漆画创作团队年轻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漆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青年是漆画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推动漆画创意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全国漆画展上获得金、银、铜奖的创作者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下,反映出漆画创作队伍以中青年人为主的事实。 在近期举行的漆画艺术展上,也有不少年轻漆画创作者的优秀作品。 绘画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用生漆制作的一幅约1平方米的漆画,需要反复涂漆、干燥、打磨。 一般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打磨抛光。 如果漆板是特殊纹理的,那就更费工夫了。 展览中,一些2米见方的漆画多是学生或青年漆画创作者的作品。 这些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的作品,让人惊叹不已。 因此,很多地方专门举办青年漆画创作展,如“新青年、漆新形象、新态度——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漆画作品邀请展”、“青春·再现:2023”等。 “青年漆画艺术家海外邀请展”等,彰显了中国漆画艺术的青春活力。

纵观近期漆画艺术展览的举办地点,不难看出漆画创作的地域覆盖面不断扩大。 除福建、江苏、广东等漆画创作具有传统优势的地方外,山西、广西、陕西、甘肃等省的漆画创作也迅速发展。 “黄河安澜第二届陕晋甘漆画邀请展”连接黄河沿岸漆画创作者,掀起创作高潮。 “第六届全国漆画大展”是西南地区首次举办全国性漆画大展,为推动西南地区漆画创作、研究、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每届漆画艺术展都体现了新时代漆画艺术在创作、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面貌。 当然,这些特征仍然呈现出“发展”的特征。 漆画艺术在表现重大题材和宏大叙事、提高人物画创作水平、完善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华精神、凝聚中华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漆画艺术任重而道远。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

《人民日报》(2023年8月27日第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