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展览 >

新工笔成为艺术市场热点

2024-03-20 艺术展览

■徐卓航

近年来,“新工笔”一词从众多新兴概念中脱颖而出,成为艺术市场的热点。 逐渐拥有了成熟的体系和一大批艺术家,“新工笔”甚至变得一票难求。 从2012年中国嘉德首届“水墨新世界”专场到2013年保利香港秋季拍卖会,“新工笔”代表人物朱伟、徐累等艺术家的高价作品引领了众多艺术品市场观察人士断言,“新工笔”“工笔”的市场将继续上涨。

什么是“新工笔”

中国的工笔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现存的《簪花仕女》、《虢国夫人春游图》等许多画作已成为光辉史册的作品。 “工笔画本来是一种绘画方法,区别于粗笔画,后来逐渐引申为一个范畴,与写意画相对立。” 著名美术史家、书画鉴赏家徐建嵘表示,当时并不流行的原始工笔画,主要具有形象刻画严谨、线条细细的特点,对设色也有一定的重视。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艺术家的创作不同于以往的工笔仕女、花鸟,在语言、题材、观念上都开始发生变化。

徐建嵘指出,《新工笔画》是工笔画的艺术延续,包括线条细细、色彩均匀、画法精炼。 其构图、色彩、形象表现都有很多新意,视觉美感是其一大特点,并且具有超越老一代工笔画的工艺水平。 《新工笔画》最大的贡献在于有效弥补了老一代工笔画的一些缺陷。 但它脱离了传统中国画的“古意”,加入了现代绘画的观念性和实验性。

市场火爆

近年来,年轻工笔画家的作品不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价格节节攀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2年5月《卫报》“水墨新世界”专场拍卖中,徐累作品《夜中的白天》以149.5万元的高价位居榜首; 郝量的《折射》以52.9万元成交。 2012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首次推出“中国当代水墨脊梁”夜拍,拍品包括青年工笔画家曾建勇、杭春晖、陈琳等人的作品; 在随后举行的北京旷世秋季拍卖会上,还首次推出“当代书画专场”,包括张謇、高谦、雷淼、彭伟、郝亮、徐等年轻新锐工笔画家的作品。华凌等,全部卖掉了。

此后,“新工笔”作品出现在拍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呈连年上升趋势。 “新工笔”画家的作品数量、成交率、成交额持续上升。 这两年,一些“新工笔”画家的作品更是难觅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