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展览 >

艺术能否治愈认知障碍这个关于记忆的展览带来

2024-03-20 艺术展览

新年伊始,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呈现2023年开馆展“爱在我身边——一个关于记忆的展览”。

作为2022年上海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本次展览聚焦关爱认知障碍人群,充分挖掘艺术的力量,积极探索艺术如何介入特殊群体的生活。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品_展览艺术英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的防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为代表的认知障碍疾病呈现频繁、加速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50年,中国患者人数将达到3600万。 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每个个人和家庭的困境。

展览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陆荣植主持,艺术家李向阳担任学术顾问。 陆荣植说:“世间一切事物从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过程,绝对不可能倒退或逆转。如何面对和接受?当社会进入老龄化时代,是每个人的责任?” “制定提前退休计划。生活中必须思考并采取行动的事件。”

自称“不懂科学”的李向阳坦言:“我不知道艺术有多少治愈功能和功能,但我相信爱可以穿越时空,抚慰心灵,帮助人们走出孤独。作为一个艺术展,《爱在身边》视野高远,视角独特,聚焦弱者,直击当下,它提出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英文_展览艺术品

19位中国当代重要艺术家参加了展览,他们是:胡为一、李坤、李阳、林一凡、刘毅、刘曼文、刘韧、刘卫健、梁泉、廖斐、马良、沉凡、石郑,吴亮,于红,张文新,张晓刚,周洋。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要么是患者,要么是他们的家人,要么是近距离观察和研究认知障碍者的人。 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和多维度的视角审视这一社会问题,寻求揭示和解决的途径。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品_展览艺术英文

展览分三个部分展开叙述。 艺术家通过摄影、录像、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回应自我与他人、观看与寻找、记忆与爱。 展览现场以剧场的形式呈现了三个不同的部分。 其中,“肖像认知”侧重于社会关系中的自我和他人的观看和被观看。 《关系的连接》以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失忆者的近亲如何记录、陪伴。 《心中的风景》聚焦于在时间的长河中如何用爱面对更多的无常。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英文_展览艺术品

本次展览携手米兰国立美术学院推出“记忆之花”园丁项目。 此前,该计划于2022年11月10日在社区、商圈开展艺术共创活动,旨在将艺术疗愈带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为护理人员提供便捷的创作可能,解除后顾之忧。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100余名观众的参展作品。 展览期间,“记忆之花”园丁项目活动也将持续进行。

艺术展览_展览艺术品_展览艺术英文

展览期间还将推出相关主题论坛和公众教育活动,展示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医学科学专家和社会创造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并推出艺术治疗工作坊,为广大民众提供参与机会。有认知障碍的人及其家人。 文化艺术活动机会均等,提高人们对认知障碍者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的了解,努力创造更加热情和包容的环境; 并在美术馆社区艺术角同步展出“浦东社会工作主题展”,生动展现了人们参与建设老年友好社会的协作场景。

展览将展出至2023年2月26日。